暮色悄而至,群动迷所向。
新月安天中,斜阳尽水上。
长年猛一榜,及此帆无恙。
舟疾四野迎,风雄万流让。
寒犬吠人语,密树动鸟吭。
村远意先亲,途平胆欲壮。
进退两无主,愁思焉得忘。
时来骑危篷,注目落清旷。
夜行
暮色悄悄来临,群动迷失方向。新月挂在天中,夕阳倒映在水上。长年苦读一榜,及此风平浪静。舟疾迎向四野,风雄让给万流。寒狗吠声入耳,密树鸟叫声传。村远意先亲近,路途平坦心壮。进退无主两难,愁思怎能忘却?时来骑危篷上望,眼注落清旷处。
注释:
- 暮色:傍晚的天色。
- 悄至:悄悄地来到。
- 群动:各种动物或事物。
- 新月:农历每月十五前后的月亮。
- 安天:天空。
- 斜阳: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
- 长年:长期。
- 猛一榜:一次考试或考核。
- 帆无恙:船只安然无恙。
- 舟疾:船走得很快。
- 四野:四周的田野。
- 风雄:风势很猛。
- 寒狗吠声入耳:寒风中传来狗叫声。
- 密树:密集的树木。
- 动鸟吭:鸟儿在树上鸣叫。
- 村远:村庄离得很远。
- 途平:道路平坦。
- 胆欲壮:勇气想要增强。
- 无主:没有主人指引。
- 愁思:忧愁的思考。
- 骑危篷:骑在高高的桅杆上。
- 落清旷:落在空旷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夜晚行旅的诗歌,诗人以夜晚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旅途的感受和心情。首句“暮色悄悄来临,群动迷失方向”描绘了夜晚来临,万物都沉浸在宁静之中,而人却迷失方向。接着,“新月挂在天中,夕阳倒映在水上。”两句则是对天空和水面的描绘,新月高悬,夕阳西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第三句“长年苦读一榜,及此风平浪静。”表现了诗人对于科举考试的期待和努力,以及在此之后能够顺利通过的努力成果。第四句“舟疾迎向四野,风雄让给万流。”描述了船速极快的场景,风势强劲地让开了河流,突出了船的快速前行。
第五到八句,诗人详细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寒狗吠声入耳,密树鸟叫声传。”描绘了寒风中狗的吠声、树上的鸟叫声,这些声音使旅途更加生动。“村远意先亲近,途平胆欲壮。”则表达了诗人在远离家乡的路上感到孤独、寂寞,但在看到平坦的道路时又充满勇气的感觉。
最后两句“进退两无主,愁思焉得忘。”反映了诗人在旅行过程中感到迷茫和无助,无法找到前进的方向,因此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思考。然而,当他抬头看到了广阔的天空和平静的河流时,心境得到了些许舒缓。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感变化,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