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驱蜀下海门,东陵中扼禹所云。
洞庭北贯江横分,极望长沙空白云。
华亭宗伯画死杰,家在江南卧黄叶。
梦游贾杜伤心地,万古湖南自清绝。
扁舟上溯纵所之,千岩万壑皆生姿。
遥睇衡山泊湘渚,应是先生阁笔时。
三百年来如逝水,断缣玉碎埋燕市。
乱云脱坏随卷舒,残树迷离半生死。
吾师笔法华亭传,一一点染还天全。
少陵脱字真可补,道子破佛嗟无缘。
公今付我传孙子,他日南归水云里。
呼儿展画对潇湘,再拜谢公不敢忘。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大江驱蜀下海门,东陵中扼禹所云。
- 注释: “大江”指的是长江,“蜀”指的是四川,“海门”是上海的别称,“东陵”指江苏的东边。这一句描绘了长江从四川流向东海的景象,并提到了位于江边的东部陵墓。
- 译文: 长江奔腾不息地从四川流向东海,在东部的陵墓附近流淌。
- 洞庭北贯江横分,极望长沙空白云。
- 注释: “洞庭”是湖南的一处湖泊,“江横分”表示它横穿长江,“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这两句描述了洞庭湖在湖南的位置及其与长江的关系。
- 译文: 洞庭湖横贯湖南,远望时只见到无边无际的白云。
- 华亭宗伯画死杰,家在江南卧黄叶。
- 注释: “华亭宗伯”指的是唐代的华亭县,而“画死杰”可能指画师的技艺非常高超。“江南”通常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 译文: 华亭县的宗伯(一种官职)是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家,他的家庭位于江南,秋天的时候他躺在黄叶中。
- 梦游贾杜伤心地,万古湖南自清绝。
- 注释: “贾杜”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历史人物的名字。“伤心地”可能意味着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令人心痛的事情。
- 译文: 我在梦中游走到了一个令人心痛的地方,那个地方位于湖南,自古以来就保持着清澈和纯净。
- 扁舟上溯纵所之,千岩万壑皆生姿。
- 注释: 这里的“扁舟”指的是小船,“上溯”表示向上航行。“千岩万壑”形容山峦众多,“皆生姿”意味着每一座山都是充满生机的。
- 译文: 乘坐小船逆流而上,途中看到了无数奇形怪状的山峰,每一座都充满了生机。
- 遥睇衡山泊湘渚,应是先生阁笔时。
- 注释: “衡山”是湖南的一个著名山峰,“泊湘渚”表示停靠在湘江中的一个小岛。
- 译文: 我远远地望着衡山,它停泊在湘江的一个岛屿上,那时先生应该是在沉思作画的时候。
- 三百年来如逝水,断缣玉碎埋燕市。
- 注释: “三百年”指的是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断缣玉碎”意味着破碎的物品,“埋燕市”可能是指被埋葬在某个地方。
- 译文: 过去的三百年就像流逝的水一样,那些断裂的丝绸和粉碎的玉器被埋在了燕子市(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市场)。
- 乱云脱坏随卷舒,残树迷离半生死。
- 注释: “乱云脱坏”可能是指云彩散开,“卷舒”可能是指卷起和放松。“残树迷离”可能意味着树木已经枯萎,看起来模糊不清。
- 译文: 混乱的云层散开后似乎随着卷起和放松而变化,枯萎的树木看起来模糊不清,一半已经死去,一半还存活着。
- 吾师笔法华亭传,一一点染还天全。
- 注释: “吾师”可能是对老师的一种尊称,“华亭传”表示这种笔法是由华亭人传承下来的。“一一点染”指的是用笔细致入微。
- 译文: 我的老师华亭人传授的绘画技巧,每一个细节都被精确地勾勒出来,使得作品如同天成一般完美。
- 少陵脱字真可补,道子破佛嗟无缘。
- 注释: “少陵”指的是杜甫,他的诗歌被称为“少陵诗”,这里可能是在称赞杜甫的诗才。“道子”指的是顾恺之,他是著名的画家,常以绘画闻名于世,“破佛”可能是指他的画作打破了宗教题材的界限。
- 译文: 杜甫的诗歌真的可以补充,顾恺之的画作真是达到了极致,但他的才华因为时代背景的原因而不能发挥其全部。
- 公今付我传孙子,他日南归水云里。
- 注释: “公”指的是前文提到的画师,“今付我传孙子”表示他将技艺传给了下一代。“他日”指的是将来的某个时间点。
- 译文: 现在这位画家将他的技艺传授给了我的孙子,希望他在将来有一天能够回到南方欣赏那里的山水之美。
- 呼儿展画对潇湘,再拜谢公不敢忘。
- 注释: “儿”指的是作者的儿子,“展画”表示展示画作,“潇湘”可能是指湖南地区。“再拜谢公”表示再次向这位画师行礼表示感谢。
- 译文: 我儿子拿着这幅画对着潇湘进行观赏,再次行礼拜谢这位画师,感激之情无法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