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爱西园好,清樽到竹亭。
石潭流霁月,崖木杂秋星。
兄弟同晨夕,乾坤任醉醒。
寥寥无识者,空著《太玄经》。
【注释】
每:每每;西园:指西园寺,在长安城西。清樽:指美酒。竹亭:竹林中的亭子。石潭:即石淙,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霁月:雨后天晴的月光。崖木:山崖上的树木。乾坤:天地宇宙。任醉醒:任凭喝醉了也醒过来。寥落无识者:没有知识的人。空著《太玄经》:白白地写着《太玄经》。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写他游览西园后,对人生、社会、佛学等诸方面所生感慨而作。
第一句“每爱西园好”,是说西园寺好。“好”字既指环境优美,又指僧人修行清净,故能超脱尘世纷扰。
第二句“清樽到竹亭”,写诗人来到寺院中,举杯邀月畅饮。“清樽”指玉杯。“到竹亭”是说诗人来到寺院中的竹楼亭阁。
第三句“石潭流霁月”,写诗人来到石潭边,观赏明月从云缝中透出的情景。“霁月”指天晴后的月光。
第四句“崖木杂秋星”,写诗人登上崖壁,看到秋天的星星和树上的树叶。“杂”有交织的意思。
第五句“兄弟同晨夕”,是说兄弟们一同在早晨和晚上欢聚。“晨夕”指早晚。“同”字说明兄弟之间亲密友爱。
第六句“乾坤任醉醒”,写诗人感到天地间一切皆由自己主宰,可以任意醉卧醒来。“乾坤”指天地。
第七句“寥寥无识者”,是说那些没有知识的人。“寥寥”指寂寞冷落的样子。“无识者”指那些无知的人。“空著《太玄经》”是说那些没有知识的人白白地写下《太玄经》,而自己则逍遥自在,不受世俗观念的约束。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世事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