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掩青槐,架攲朱珞,曲径倩痕低亚。惟有玲珑檐外月,惯见琴尊潇洒。寻芳携酒,最怜才魄销魂,花前吟事凭谁话。长记采香搴蔓,年年初夏。惆怅旧日楼台,翠阴覆处,黯然愁对鸳瓦。
问谁信、东风袅娜。也分占、沧州残画。尽输与、梨云影谢。腥尘不涴红阑罅。只梦忆繁枝,天池甚日归来也。
【注释】
八犯:唐教坊曲名。玉交枝:乐曲名。寄园:指园林。朱藤:《诗经》“采萦(蔓)采萦”句,后以之为咏物诗。
门掩青槐:用杜甫“门阑犹未识”诗意。青槐:槐树的别称。架:架桥。欹(yī)朱珞:斜倚着红色的梁架。曲径:弯曲的小道。倩(qiàn)痕:隐约的印迹。低亚:低垂的样子。玲珑檐外月:玲珑剔透的屋檐下的月亮。琴尊:琴和酒樽。潇洒:超然物外的姿态。寻芳:寻取芳香的花。最怜才魄销魂:最怜爱花的美丽与香气,使花的魂魄也销魂了。才魄:花的魂魄,这里指花的精神。销魂:形容花的美丽使人销魂,或形容对花的喜爱到极点。花前吟事:在花前吟咏的事情。凭谁话:向谁来诉说。长记:常常记得。采香搴(qiān)蔓:采摘花叶。年年初夏:每年初春。惆怅旧日楼台:惆怅的是往日的楼台。翠阴:绿色的荫凉。覆处:覆盖的地方。黯然愁对鸳瓦:黯然无光地面对着鸳鸯瓦。鸳瓦:鸳鸯瓦,古代宫室建筑上的装饰物。
问谁信、东风袅娜:有谁能相信东风如此婀娜多姿呢?也分占、沧州残画:也占据着沧州的残败壁画。沧州:泛指荒废之地。梨云影谢:梨花的影子映衬着天空云彩的影子。腥尘不涴红阑罅(xià):血腥的尘埃不玷污栏杆缝隙。涴(wò):玷污,沾染。天池:神话传说中的天宫水池。甚日归来也:何时能回来呢?
【译文】
门掩着青槐,架斜倚朱红梁架,弯曲的小路印着隐约的踪迹。只有那玲珑的屋檐外的月亮,惯见琴尊潇洒自在。寻芳携酒,最怜人花的魂魄也销魂,花前吟咏的事情向谁倾诉?长记采香时搴(qian)起花叶,每年都在初春。惆怅是往日楼台,绿荫覆盖之处,黯然无光愁对那鸳鸯瓦。
问谁相信东风如此婀娜多姿呢?也占去沧州的残败壁画。都输与梨云影谢,腥泥不玷污红阑缝隙。只梦忆繁枝,天池甚日归来呢?
【赏析】
这是一首写赏花怀人的抒情小诗。诗人通过赏景来抒发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感伤。
首二句描写了一幅清幽淡雅的庭院美景。“门掩青槐”,“架斜倚朱”,描绘了一座庭院的门扉被青槐掩映,架梁斜倚于朱红的梁架上。“倩(qiàn)痕”,即隐约的踪迹。“月”,即月光。这两句写出了庭院中幽静的环境,以及月光下朦胧的景象。而“惟有玲珑檐外月”,则突出了月光下檐下的玲珑美。“琴尊潇洒”一句,则是赞美了主人的高雅情怀。
三、四句,诗人转而从赏花入手,进一步抒写了自己的感情。“寻芳”,即寻觅芳香的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最怜才魂销魂”,则进一步揭示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痴迷程度。诗人在花前吟咏,将花比作人一样来欣赏,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其中,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吟咏者,那种对于美好的向往与痴迷的情感,已经超越了现实,达到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极致。
五、六句,诗人开始回忆往事。“长记采香搴(qiān)起花叶,年年初夏。”这句的意思是:我常常记得当年采下花叶时的情景,那是每年的春天。这里的“采香”与前文的“琴尊”“才魄”“花前吟事”等词语相呼应,构成了一个美好的画面。而“年年初夏”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记忆的美好时光。
七、八句,诗人开始描绘昔日的楼台景色。“惆怅旧日楼台,翠阴覆处”,这两句的意思是:惆怅的是那种曾经的楼台,那里绿荫覆盖着整个角落。这里的“翠阴覆处”,既写出了楼台的幽暗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黯然愁对鸳瓦”,这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往日楼台的思念之情。
九、十句,诗人再次回到了对于美好事物的怀念上。“问谁信、东风袅娜。”“袅娜”是指轻盈飘逸的样子,这里用来描绘风的轻盈飘逸。而“谁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实现的感叹。“也分占、沧州残画”,这句中的“沧州”指的是荒凉之地,而“残画”则是说那些美丽的画已经被毁坏。这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留存的惋惜之情。
十一、十二句,诗人再次回到对于美好事物的怀念上。“尽输与、梨云影谢。”“输与”是指放弃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将美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意思。“梨云影谢”则是指梨花的影子映衬着天空云彩的影子。这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尾联,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只梦忆繁枝,天池甚日归来也。”这句的意思是:我只梦见繁枝如雪一般,不知道天池什么时候才能回归啊!这里的“天池”指的是美好的梦境,而“甚日归来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实现的遗憾之情。
整首小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于美好时光无法实现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