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不可见,遗冢自斜晖。
无复携红袖,还闻葬白衣。
才销明主忌,老幸故人依。
铁笛吹云起,犹疑踏月归。

【注释】

吊铁崖墓:吊:悼念;铁崖:指张煌言。张煌言是明朝的抗清义士,后被杀于狱中。

先生不可见:张煌言在狱中自号“海上生龙”,表示他仍以龙自喻,不肯低头投降清廷。

遗冢自斜晖:他的坟墓就坐落在斜阳之中。

无复携红袖:没有再带着红袖(美女)去陪葬了。

还闻葬白衣:听说朝廷又把他的尸体葬入了衣冠冢。

才销明主忌:只消有明君(明太祖朱元璋)的猜忌。

老幸故人依:有幸得以依靠旧友。

铁笛吹云起,犹疑踏月归:用铁笛声吹出层层云雾,仿佛还在怀疑自己是否像月亮一样归来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张煌言被害的哀悼。张煌言抗清殉难,诗人深表哀惜,因此写下了这首吊唁词。

诗一开头写墓地荒凉,斜阳残照,一片凄冷景象,这是对张煌言死后凄凉境遇的描写。接着,诗人把张煌言生前的形象与死后的墓地作了对比。诗人说张煌言生前是“先生”,现在已看不到他的“遗冢”了,而“遗冢”就处在斜阳之下。这“斜晖”二字,既写出了夕阳西下,天色渐暗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悲凉的心情。

“无复携红袖,还闻葬白衣。”两句的意思是:“再也没有红袖美人陪伴了”,“听说朝廷又把他葬入了衣冠冢”。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据《晋书·王导传》记载,东晋大将桓温为了取得司马道子的信任,特地送美女给王导,王导坚决推辞不受。后来,有人将王导拒收美女之事告诉桓温,桓温感叹王导的为人,称赞他是“真宰相”。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决不做贪财好色的小人。

“才销明主忌”,意思是说,只要还有英明之主的猜疑,他就不会有好下场。“故人依”,说明诗人在危难时刻得到了友人的帮助。最后四句“铁笛吹云起,犹疑踏月归”,意思是:用铁笛声吹出层层云雾,仿佛还在怀疑自己是否像月亮一样归来了。

这首诗语言朴实,但感情真挚。前四句写墓地荒凉、无人照料,后四句写诗人得到友人帮助,仍然忧心忡忡,担心自己会不会像明月一样回归人间。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张煌言的深切哀悼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