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岸平沙尽日扬,蹇驴孤客意茫茫。
白波一道通沧海,紫塞千盘阻太行。
云暗故山天共远,风清首夏草初芳。
瓦桥关北频年过,莫照沦涟两鬓霜。
过白沟河
蓼岸平沙尽日扬,蹇驴孤客意茫茫。白波一道通沧海,紫塞千盘阻太行。云暗故山天共远,风清首夏草初芳。瓦桥关北频年过,莫照沦涟两鬓霜。
注释:
蓼(liào)岸:岸边的蓼花。
蹇驴:跛脚的驴。
紫塞:指边塞。
沦涟(lún lián):水深流长。
赏析:
《过白沟河》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写于公元817年(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当时李贺正旅居洛阳。
“蓼岸平沙尽日扬,蹇驴孤客意茫茫。”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蓼花凋零,白沙遍地,而自己却像一只孤独的驴一样,在这片荒芜的地方漂泊。这种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迷茫。
“白波一道通沧海,紫塞千盘阻太行。”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白波和紫塞的景象。白波就像是一条通往大海的道路,而紫塞则是一条阻挡我们的道路。这种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阻隔和困难。
“云暗故山天共远,风清首夏草初芳。”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云彩遮住了故乡的山峰,而风清新使得草开始生长的情景。这种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思念和期待。
“瓦桥关北频年过,莫照沦涟两鬓霜。”最后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期望。他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让自己的头发不再变得稀疏,不再受到岁月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自己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也充满了音乐感和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