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珠滴露雨初停,为爱宵凉泛小舲。
青柳袅风丝细细,白莲扶月玉亭亭。
依微烟抹山坳树,散碎镫摇水面萤。
诗就长吟殊自得,游鱼几队出波听。
【注释】
跳珠:形容雨滴落在水面上,激起的圆圈。
亭亭:形容白莲花的姿态。
依微:指烟影在树梢上的隐约。
散碎:指灯火稀疏地洒在地上,使地面显得有些模糊。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游杭州西湖时。前四句写泛舟西湖的情景,后六句写游鱼出波听之景。首联写湖光山色;颔联写柳与莲;颈联写水边的景物;尾联写游鱼出波听。诗中有画,有声有色,生动自然。
跳珠滴露雨初停,为爱宵凉泛小舲。
青柳袅风丝细细,白莲扶月玉亭亭。
依微烟抹山坳树,散碎镫摇水面萤。
诗就长吟殊自得,游鱼几队出波听。
【注释】
跳珠:形容雨滴落在水面上,激起的圆圈。
亭亭:形容白莲花的姿态。
依微:指烟影在树梢上的隐约。
散碎:指灯火稀疏地洒在地上,使地面显得有些模糊。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游杭州西湖时。前四句写泛舟西湖的情景,后六句写游鱼出波听之景。首联写湖光山色;颔联写柳与莲;颈联写水边的景物;尾联写游鱼出波听。诗中有画,有声有色,生动自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最后进行赏析。 首先看第一句:“吾乡钱唐江水绿,深或及寻浅一掬。”意思是“我故乡的钱唐江水是绿色的,深的地方有时能舀起一捧水来。”这两句写诗人自己回到故乡后,看到钱唐江两岸郁郁葱葱,绿树成荫
【注释】 衡州:今湖南衡阳。 芙蓉:荷花。 瑰奇:美艳奇特。 三湘:《史记·五帝纪》载:“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二妃未嫁,闻帝崩而哭之不已。”传说舜死于南方,故称三湘。 天柱峰:衡山主峰之一,位于南岳区。 欸乃声:《诗经·小雅·采薇》有“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的诗句,此处用其音调。 君山茶:湖南岳阳洞庭湖中君山产的名茶——君山银针。 【译文】 舟中望衡山,万朵金芙蓉,璀璨破空见。
【注释】 春昼:春天白天的时间。 帘钩:帘子上的钩子。 明窗:明亮的窗户。 净几:清洁的桌子。 眉子:即砚,砚石的美称。 耳彝(yí):古代的一种香炉。 兰阶:指庭院中种植兰花的地方。 桁:这里指花枝。 朱喙:即鹦鹉嘴,形容鲜艳的鸟嘴。 粉腰:即凤凰的腰身。 蕙(huì)谷:幽静的地方,这里指幽居。 倚竹:倚靠在竹子上。 拈花:即赏花,手拿花枝在欣赏。 湖云:形容湖面上漂浮的白云。 丝柳:即柳絮
这首诗名为《秋湖泛月歌》,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湖光月色的诗歌。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解读,并附上必要的注释与赏析。 1. 首联:“疏星落落银河空,纤云碧宇盘秋容。” - 注释:稀疏的星辰散落在夜空中,如同银河般空旷。 - 赏析:这一联描绘了夜空中星星稀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为后续的景色营造了一个宽阔的背景。 2. 颔联:“湖光月光一气化,双舻呕轧摇烟中。” - 注释:湖面反射着月光
【译文】 酒食宴会是妇女的事务,车辇挽着春天一同高致。 这是贫贱时扬芳徽的事迹,椎髻案眉随所遇。 夫为司徒妻赴薪,彼美风节何清真。 道蕴咏絮馀事耳,寻常摘句何足云。 【注释】 彼:代词,指女子。 樽(zun):古代盛酒的器具。 高致:高雅的志趣。 夫为司徒妻赴薪:丈夫做官了,妻子去砍柴. 彼美篇:“彼美”,意为“美丽”。 “篇,”指诗或散文. 此犹贫贱扬芳徽:此犹,相当于“还是”,表示转折关系
川江志险 你家住在西湖边,就像仙境中的沚,驾舟划桨如在图画里。 平静的水流中,随意游弋的是悠闲的鸥鸟,翩翩起舞的是仙女般的裙屐。 长江从洞庭湖开始,宦游途中,虽然涉过浩渺,但如同安流一样平静。 鱼龙不惊,桧楫驶动,天日朗照,蒲帆遒劲,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 黔阳千里云山度,经过无数绝险之处,奇危重重。 足蹬俊鹘而行吟,舆触飞猱了无怖。 川江此日在浮大航,仲冬江水消汪洋。 不风不浪舟震动
【译文】 万山环绕着人,人在万竹之上; 湖绿江光白色,海气黑茫茫一片。 回顾来时路,苍翠列步障; 胜过理安寺,松巅游目放。 何况住小楼,奚数浮画舫。 流览尚未足,逸兴盘空王。 仙台上一层,寰瀛彻万状。 【注释】 万山环拜:形容万山环抱着。 人出万竹上:形容人走在竹林中,仿佛从万竹上走出来一般。 湖绿江光白:形容湖水的颜色像绿色,江河的水光洁白如雪。 海气黑漭荡:形容海的气息浓重而浩瀚无边。
【注释】 跳珠:形容雨滴落在水面上,激起的圆圈。 亭亭:形容白莲花的姿态。 依微:指烟影在树梢上的隐约。 散碎:指灯火稀疏地洒在地上,使地面显得有些模糊。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游杭州西湖时。前四句写泛舟西湖的情景,后六句写游鱼出波听之景。首联写湖光山色;颔联写柳与莲;颈联写水边的景物;尾联写游鱼出波听。诗中有画,有声有色,生动自然
西湖偶作 故园篱豆绽凉风,酒簿衣单古寺中。 正恐秋声听不得,清霜禁杀络丝虫。 注释: 1. 篱豆:篱笆上的豆花。 2. 凉风:凉爽的秋风。 3. 酒簿:记录饮酒时间的账簿。 4. 衣单:衣着简陋。 5. 古寺:古老的寺庙。 6. 清霜:初冬的寒霜。 赏析: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描写作者在古寺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景物的怀念之情。首句“篱豆绽凉风”描绘了篱笆上豆花盛开的景象
西湖将军歌 秀江春色与历史英雄交织 1. 诗歌原文 - 秀江桥下春水生,缘桥几曲春花明。 - 燕山大将开幕府,千里不闻枹鼓惊。 - 当年挟策上金殿,幸夺翘关走飞电。 - 仗下看披雕锦衣,宫门却赐花菰箭。 - 十年宛马塞上骑,亲随部曲渔阳儿。 - 桑干风雪控弦去,犹听阿亸当横吹。 - 龙骧南下定三蜀,遂驾楼船遣杨仆。 - 湖东既镇后湖西,每见投壶理军曲。 2. 译文解析 - 在秀江桥下
西湖歌送友 君不见,西湖流水碧于玉,莎草如烟绕湖绿。 西泠桥边花正开,落花片片随风来。 木兰艇子蜻蛉尾,擢入花间三十里。 垆头少妇调银筝,娇歌一曲最有情。 当窗卷却青绡幕,花香水气传歌声。 行人日午相倚听,劝尽丝绳双玉瓶。 仙郎家近西湖住,暂假南行赋归去。 燕台日落风凄凄,道旁相逢惜解携。 羡君南行向湖堤,向湖堤,策马蹄。 湖水平,湖草齐。 【注释】 君:对朋友的敬称。见:同“鉴”,看见
诗句原文: 苏小门前杨柳新,西林桥下水粼粼。 琵琶只在盲婆手,不见西湖愁杀人。 译文诠释: 苏小门旁的柳树刚刚吐绿,西林桥下的水面波光粼粼。 琵琶女只弹奏给瞎子听,但看不见西湖的愁苦足以致命。 注释解析: - 苏小门: 指古代著名的女子苏小小所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西湖边的某个著名景点或建筑。 - 杨柳新: “杨柳”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此处形容春日里柳树的新绿。 - 西林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买得甘瓜又买齑,莫道甘苦不相宜。 前山空有胭脂岭,不上唇来那得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序】 《西湖竹枝词》是南宋时期诗人黄公望所作,以描写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诗作。该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西湖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注释】 1. 甘瓜:甜瓜。 2. 齑:一种调料,由盐和醋混合而成。 3. 胭脂岭
湖头阑干一样铺,湖上一色好当垆。莫寻桥畔红阑子,只认门前白项乌。 这首诗是《西湖竹枝词》中的第十一首,由元代诗人杨维祯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当地的民风民俗,通过对湖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第一句“湖头阑干一样铺”,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湖头的景象,仿佛可以看到湖边的栏杆如同棋盘般整齐地铺展开来。这里的“一样铺”不仅形容了栏杆的布局
石新妇在钓渔矶,桃花为面竹为衣。 面上桃花有时落,湖边望郎何日归。 注释:在西湖的一个钓鱼小岛上居住着一位名为石新妇的女子,她的面容像桃花一样美丽,穿着用竹子编织的衣服。她的面容时而绽放,时而凋零,就像桃花的盛开和凋零一样。我每天都在湖边眺望着远方,期待着她能早日归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诗人以石新妇的形象作为引子
阿侬不上采菱船,只买白藕种红莲。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 注释: - 阿侬:这里指的诗人自己,或者泛指那些不参与采菱的人。 - 上采菱船:指的是古代女子在采菱时乘坐的船,是一种水上劳动的工具。 - 只买白藕种红莲:诗人选择购买白藕来种植,而不是直接去市场上购买红莲。 -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这里的莲花和荷叶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而荷花的种子(藕)则是由荷叶包裹生长出来的。
诗句:青骢油壁漫相寻,只在前山松树林。 注释:青色的马(青骢)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译文:青色的马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青骢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在寻找一个特定的人。这个特定的人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这首诗通过色彩、光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同时
注释:湖边堤上,风一吹便生起波澜,女儿们沿着堤路行走。她们走到堤上,想回去,但可惜绿草紧紧地抱着裙子的腰身。 赏析:这首《西湖竹枝词·其十七》是一首描绘女性春游西湖景色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女子在湖堤上行走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女子的娇媚形象。其中"可怜绿草抱裙腰"一句更是妙笔生花,将女子与自然景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译文】 越过岭头拜谒张曲江的祠堂, 峻岭把中原和岭南隔开,山峦永远蒙着一层青雾。 一条小路从鸟道中开辟出来,千峰万壑都像蚕丛一样展开。 当年修建此路时,人们说是张曲江公亲自主持。 想象他借助五丁神力,用斧凿雕琢出这样宏伟的工程。 我来此地已是深秋时节,游览美景心潮难以平静。 新长出的竹子在阳光照耀下闪着绿光,老树经寒霜后呈现出红润的色泽。 停车歇息时瞻仰祠庙的形貌,恭敬地向神灵行礼表示敬意。
严缁生孝廉招余及张海门鹿仙金稚谷三编修萍矼农部小集祝坡公生日 半世迍邅百世师,每因岳降动遐思。 君王自有怜才日,宰相偏多误国时。 千古盛名身后享,一场春梦老来知。 依然月白风清夜,独鹤南飞奏曲时。 注释: - 严缁生孝廉:指的是严嵩的孙子严胤,字孝廉。严胤是明朝中期的一位官员。 - 招余及张海门鹿仙金稚谷三编修萍矼农部小集:指的是在严胤的家中聚集了一些文人雅士,他们聚在一起吟诗作对,共度良宵
【注释】 栖湾:指山名。 凝碧:指湖水澄碧,如宝石一般。 此句意为:在栖湾的古凝碧湖上,我题写的句子未能写完。 照眼:指水面上反射出太阳的光芒。 曾窥苏长公:指曾经看到过苏东坡的画像。苏轼(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蛟鼍(jiāo tuó):龙和鳖。 生风:风吹起。 欲语无生法:指心中想说的话难以表达出来。 生法:佛法。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前四句是描写栖湾景色
【注释】 春昼:春天白天的时间。 帘钩:帘子上的钩子。 明窗:明亮的窗户。 净几:清洁的桌子。 眉子:即砚,砚石的美称。 耳彝(yí):古代的一种香炉。 兰阶:指庭院中种植兰花的地方。 桁:这里指花枝。 朱喙:即鹦鹉嘴,形容鲜艳的鸟嘴。 粉腰:即凤凰的腰身。 蕙(huì)谷:幽静的地方,这里指幽居。 倚竹:倚靠在竹子上。 拈花:即赏花,手拿花枝在欣赏。 湖云:形容湖面上漂浮的白云。 丝柳:即柳絮
【译文】 万山环绕着人,人在万竹之上; 湖绿江光白色,海气黑茫茫一片。 回顾来时路,苍翠列步障; 胜过理安寺,松巅游目放。 何况住小楼,奚数浮画舫。 流览尚未足,逸兴盘空王。 仙台上一层,寰瀛彻万状。 【注释】 万山环拜:形容万山环抱着。 人出万竹上:形容人走在竹林中,仿佛从万竹上走出来一般。 湖绿江光白:形容湖水的颜色像绿色,江河的水光洁白如雪。 海气黑漭荡:形容海的气息浓重而浩瀚无边。
这首诗名为《秋湖泛月歌》,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湖光月色的诗歌。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解读,并附上必要的注释与赏析。 1. 首联:“疏星落落银河空,纤云碧宇盘秋容。” - 注释:稀疏的星辰散落在夜空中,如同银河般空旷。 - 赏析:这一联描绘了夜空中星星稀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为后续的景色营造了一个宽阔的背景。 2. 颔联:“湖光月光一气化,双舻呕轧摇烟中。” - 注释:湖面反射着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