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频催上玉钩。侍儿先起护香篝。晓气扑帘花尚睡,怯梳头。
靥晕有情眉岫远,额黄无尽眼波流。细骨轻躯春一把,许多愁。

【注释】

阿母:母亲,即指词人的母亲。频:多次。催:劝。玉钩:古代妇女用来插发的一种饰物,此处借指梳妆用具。侍儿:侍女。先起:首先起来。护香篝:点燃香炉里的香以驱除室内的寒气。晓气:晨曦。扑帘花犹睡:形容早晨花还未开或刚开放时的样子。怯:怕。羞怯地、轻轻地。靥晕:面颊上的红晕。眉岫:眉毛像山一样高耸。额黄:额头上的黄色。无尽:没有尽头。眼波流:眼睛流转如水波般流动。细骨轻躯春一把:形容女子体态轻盈娇美,如同春天里盛开的花朵。许多愁:很多愁绪。

【译文】

母亲多次催促我去上妆打扮,侍女们首先起床点燃香炉中的香,驱散室内的冷气。清晨的阳光照射到帘子上,花儿还在慵懒地睡熟,不敢轻易地梳理头发。面颊上的红晕有情调,眉毛像山一样高耸远看;额头上的黄色仿佛没有尽头,眼睛流转如水波般流动。她的身姿轻盈娇美,如同春天里盛开的花朵,身上却带着许多忧愁。

【赏析】

此为闺怨词,抒发了闺中少妇思念丈夫的苦闷之情。首句“阿母频催上玉钩”,点明主题,是全词的中心,“玉钩”代指女子的装饰品,这里借指女性,暗示了女子的身份。次句写侍童侍女已起床准备梳妆,衬托了少妇的孤寂。第三句写花未开,突出了时间之早;第四句写眉目如画,突出了容貌之美;第五句写眼波流转,突出了她内心的忧伤之情。最后一句“许多愁”。

这首词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描写闺中少妇的生活琐事,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她所承受的孤独寂寞和内心忧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