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雨过,早梨云卸了,新烟乍起。晓霞晴腻。蒙笼门翠柳,万家春意。粥冷饧香,人隔秋千巷尾。数花事。正开到杜鹃,恰染红泪。
埋玉芳草地。有多少春魂,墓门长闭。绿罗裙碎。想化成蝴蝶,飞来尘世。如梦光阴,只有斜阳不死。黯红紫。镇年年、画愁无际。
【注释】:
①扫花游·清明:词牌名,本篇为作者于南宋乾道三年(1167)所作。
②一番雨过:一场春雨后。
③梨云:梨花如雪。
④新烟乍起:春天的早晨,袅袅的炊烟冉冉升起。
⑤晓霞晴腻:“晓霞”是日出时天空中的彩霞。“腻”指颜色鲜艳而浓重。
⑥蒙笼门翠柳:形容柳色葱茏,绿意盎然。
⑦粥冷饧香:粥凉了,饧(音xiang糖浆)也变酸了。
⑧秋千巷尾:即秋千架在屋后小巷口,人隔得远。
⑨数花事:数着花开的事情。
⑩恰染红泪:杜鹃啼声凄切哀伤,好像沾着红色的泪珠一般。
⑪埋玉芳草地:葬花的地方,用玉砌成的,美称。
⑫绿罗裙碎:指落花纷纷飘坠,如同碎裂的罗裙。
⑬化成蝴蝶,飞来尘世:化成蝴蝶,飞入人间。
⑭如梦光阴:像梦境一样的时光。
⑮只有斜阳不死:唯有夕阳永不消失。
⑯黯红紫,镇年年、画愁无际:黯淡的红色紫色,总在无边无际的画卷上,画出无尽的悲哀。
【译文】:
一场春雨过后,刚刚消融的梨花像一片片雪花一样洁白。清晨,淡淡的雾气笼罩着村头,炊烟袅袅升起,仿佛带着春的气息。万家的门前都是一片春天的色彩,万条垂下的柳枝,沐浴在初春的阳光之下,绿意盈盈。冷粥已经冷却,饧糖也变得酸涩,人们远远隔着秋千巷的尽头,只能遥望那些正在盛开的花事。杜鹃啼声凄切,好像是被泪水沾湿的声音。
埋葬花的地方,是那样的美丽,那里有许多春魂,却永远长闭墓门。绿色的罗裙碎裂,我想化作一只蝴蝶飞入人间。就像梦一般的时光,只剩下夕阳永不消失。暗淡的红色和紫色,总会年年出现在画中,把无尽的悲哀都留在了那无边无际的画卷之中。
【赏析】:
《扫花游》是一首描绘清明时节自然景物和人情风俗的词作,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词人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词以春日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清明画卷。
首句“一番雨过,早梨云卸了,新烟乍起”,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景色。雨水洗净了大地,梨花如雪般洁白,新烟缓缓升起。这句既写出了天气的变化,也预示了春意的到来。
“晓霞晴腻。蒙笼门翠柳,万家春意。” 描述了晨曦中的天空呈现出美丽的色彩。蒙笼门的绿柳摇曳生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接下来的“粥冷饧香,人隔秋千巷尾”,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寒食节的习俗使得人们聚在一起吃冷粥,享受片刻的宁静。然而,在这宁静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离愁别绪。
“数花事,正开到杜鹃,恰染红泪”。杜鹃鸟在春天啼叫,声音悠扬而又凄凉。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杜鹃比作伤心的人,它的啼叫声仿佛是在诉说着无尽的哀伤。
“埋玉芳草地。有多少春魂,墓门长闭。” 这里描绘了一幅墓地的景象。玉砌成坟,象征着纯洁和美好。然而,墓地的门却总是紧紧地关闭着,似乎不愿意让人看到里面的一切。这暗示了词人对于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哀思。
“绿罗裙碎。想化成蝴蝶,飞来尘世。” 这里运用了想象和象征的手法,将落花比作破碎的裙子,将化蝶比作飞入人间。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感,也表达了词人对于生死轮回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对清明时节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同时,它也表达了词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哀思,以及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