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罢红珠斗帐,两叶宫眉相向。宝奁频展不成妆,懒照秋来模样。
更头孤雁到,拖带过、雨声一晌。凄凄戚戚是侬心,怨煞败荷残响。
【注释】拂:整理。红珠斗帐,指绣有珍珠的华美帐子。宫眉相向:形容眉形弯曲如宫娥的蛾眉相对。宝奁:梳妆用的镜匣。更头:深夜里。凄凄:凄凉的样子。
【赏析】这首词写秋夜闺怨。上片写女主人公在秋夜中听雨,下片写她彻夜不眠、思念丈夫。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婉丽凄清。
拂罢红珠斗帐,两叶宫眉相向。宝奁频展不成妆,懒照秋来模样。
更头孤雁到,拖带过、雨声一晌。凄凄戚戚是侬心,怨煞败荷残响。
【注释】拂:整理。红珠斗帐,指绣有珍珠的华美帐子。宫眉相向:形容眉形弯曲如宫娥的蛾眉相对。宝奁:梳妆用的镜匣。更头:深夜里。凄凄:凄凉的样子。
【赏析】这首词写秋夜闺怨。上片写女主人公在秋夜中听雨,下片写她彻夜不眠、思念丈夫。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婉丽凄清。
集芝麓先生寓园其一 雨过双扉阖,花残景乍清。 心怜三月树,气尽六朝莺。 吟缁迟分斝,谭深费煮羹。 前期还共惜,濠濮少人行。 注释: 1. 雨过双扉阖:雨水过后,两扇门闭合起来,象征着一种宁静和结束。 2. 花残景乍清:花朵凋零,景色显得清新,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怀念。 3. 心怜三月树:心中充满了对春天树木的喜爱,三月正是花开的季节,万物复苏。 4. 气尽六朝莺
注释: 篱笆和槿树都因秋风吹落而悲伤,这秋天的到来在这新的地方显得格外凄凉。 浅深的颜色都充满了韵味,次第排列就像含着笑意的样子。 露水下是庚申节,高天中是甲子人。 看着彼此的脉脉含情,烂漫如天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篱笆和槿树在秋日里的悲凉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篱槿悲摇落”,篱笆和槿树都是植物,它们在秋天到来的时候都会感到悲伤
【注释】 种菊诗为坦夫赋 其二:种菊花。 无俗性:没有世俗的品性。 转便娟:转为秀丽娇媚。 黄农后:黄巢农民起义军失败后。 青女:指织女星。古人认为织女是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岂悲时已暮:难道只是悲伤时光已经过去。 所得地犹偏:得到的田地还是不均匀。 萧瑟陶公意:表达出萧瑟的心境。 孤吟费酒钱:独自饮酒,吟诗作乐花费了钱。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的诗。首联“幽花无俗性,寒至转便娟
注释: 1. 藤萝看石上,今夕又焚香。 -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夜晚静谧环境中,独自欣赏藤萝、焚香的情景。藤萝生长在石头上,给人一种自然、宁静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焚香,更显得心境平和、宁静。 2. 木榻经年改,罗衣半夜凉。 - 这句描述了诗人长时间躺在木床上的情景。木床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发生了改变,而罗衣则是指女子所穿的丝质衣服,在半夜时分感到了凉爽。这里的“凉”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寒冷
次韵赠伯紫 子非今士,萧然一褐宽。 空山吟欲响,古道哭无端。 石瘦池痕浅,霜高水影乾。 远游诚不偶,相语爱新寒。 注释: 1. 之子非今士:这里的“之子”指的是伯紫,“非今士”意味着他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士人。 2. 萧然一褐宽:形容伯紫穿着简朴,如同一个宽袍大袖的古代士人。 3. 空山吟欲响:在空旷的山林中吟诵诗句,声音仿佛要传遍整个山谷。 4. 古道哭无端:在古老的道路上行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归广陵》组诗中的第四首。全诗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句释义: 1. 柳渐无堪折(liǔ jiàn wú kān zhé):柳树渐渐没有可以折断的地方,比喻朋友离开后,再相见的机会少,难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2. 新寒况古城(xīn hán kuàng gōng chéng):新的寒冷天气更添上古城的凄凉
【注释】: ①素:指白芍药。 ②春庭:春天的庭院,即花园。 ③砌(ji砌):台阶。 ④宫梅:宫中的梅花。 ⑤醉好:喜欢。从人习:跟随别人的习惯。 ⑥情多:情感丰富。耐客来:能够承受客人来访。 ⑦翻愁离别处,憔悴是青苔:翻(fān翻)着愁思,是因为离别的地方长满了青苔。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寓园中看到芍药盛开,便想起与友人相聚赏花的情景;听到初月上宫梅,又想到与友人一起赏梅
【注释】 客心:客居他乡之心。愁不极:忧愁没有尽头。芳草、梅花:分别指春天的花草和冬天的梅花,此处比喻离别。忧危:忧虑危险。观意气:观察人的志向。聚散:指朋友之间的分离或聚集。 潦倒:失意落魄的样子。杨亭酒:即“阳亭酒”。阳亭是晋代王献之任吴兴太守时所建的酒楼名。子荆:作者的朋友王献之(字子荆),曾与作者交游甚密。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友诗,作于作者在江州任司马期间。 开头两句
【注释】 雪后送芝麓先生游淮上其一:拥褐方怜我,并州又送君。江干多断草,雪后见斜曛。帆影藏书卷,衣香乱水云。逢迎天下惯,严武况斯文。 赏析: “拥褐方怜我,并州又送君。”诗人用两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对芝麓先生的深情厚谊,以及芝麓的豪爽和慷慨;“江干多断草,雪后见斜曛。”这是写景,也是在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帆影藏书卷,衣香乱水云。”这是写景,更是在借景抒情
【注释】 ①赋得送秋兼送客:唐代的科举考试中,“赋”是考试的一种文体,要求考生根据题目写一篇赋文。此诗为考试时所作,所以用“赋得”。送秋兼送客:诗人送友沂还广陵的时候,又感到秋天的来临。 ②一夜悲风起:悲凉的秋风在一夜之间席卷而来。悲风:指凄冷、萧瑟的风。 ③江山又送秋:江山之间又传来了秋季的消息。 ④白杨摇短策:飘摇的树枝和短小的木杖随风摇曳。 ⑤黄叶打轻裘:落叶打在轻薄的衣裳上。
【注释】 忆萝月:指怀念旧时所见到的月色。忆,思念;萝月,指月夜下所见的月华。试镫风小,指天气寒冷,试马场的风很小。“试镫”即试马,古时以马为交通工具,所以试马场是训练马匹的地方。“小风”指微风。寒入萝衣峭,寒气侵入衣袖。寒入,指寒冷侵入。萝衣,指穿在身上的罗裙。“峭”,形容寒冷刺骨,使人感觉十分冷。底事落红人不扫,为何落花却无人打扫?底,何,疑问词;事,原因;落红,指落花;扫,打扫。
【注释】 忆萝月:忆往昔,思念过去的人或事。 雨斜风细:指春夜的小雨细风。 沈坐春寒里:在春天寒冷的夜晚中坐着。 一树小梅花谢矣:一枝上只有几朵小花已经凋谢了。 又是落灯天气:又到了晚上灯火将熄的时候。 闲中独自支颐:空闲时自己靠在椅背上沉思。 暗中苦自寻思:暗暗里苦苦地自寻思虑。 蓦地有人看见,低头兜上鞋儿:突然有人看见了,低下头去穿上鞋子。 【赏析】 《忆萝月》是一首抒情小诗
【注释】1. 萝月:即月亮。2. 黄金阙:指皇宫。3. 秋山枫落叶:指秋天的山林中,枫树的叶子已经变红并落下。4. 菊花时节:指秋季的节令。5. 鲈脍:用松江鲈鱼制作的佳肴。6. 桂棹、棠舟:指船只。7. 持螯:用筷子拿着蟹肉。8. 渔浦:指水网纵横交错的地方。9. 争:争夺。 【赏析】此词写归乡之思。上片写别时情景。“马头残月”,是说在离别时天已大黑,只有马头上残留的月光。“暂别黄金阙”三句
忆萝月 不茶不酒。松了衣双扣。 注释:没有喝茶也没有喝酒。松开衣襟,衣带松散。 赏析:此句描绘出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不茶不酒,表明诗人生活简朴,不讲究奢华;衣带松散,反映出其悠然自得的心境。 心是梧桐身是柳。到得秋来都瘦。 注释:我的心像梧桐树一样高耸入云,但我的身体像柳条一样纤细轻盈。等到秋天来临,我都会变得更加消瘦。 赏析:诗人以梧桐和柳树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期待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忆萝月辛己闰秋病感 新凉天气,已透深秋意。愁病也如秋闺起。慵恋半床罗被。 伶仃母弟江乡,可怜夜短忧长。似此中年哀乐,教人那不回肠。 【注释】 ①忆萝月:指思念远方的亲人。辛己年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3)。闰:指闰年。“萝月”即代指妻子,因诗中多处提及“妻”,故有此说。②新凉天气:形容秋天凉爽的气息。③秋闺:秋季的内室。④半床罗被:指半床被子。⑤伶仃:孤单。⑥江乡:指江边的家乡。⑦回肠
【注释】 忆萝月——指月亮,因“忆”有思念之意。 自锄明月——自己亲手除去了遮住月光的云朵,使月光洒满大地。 种梅花图——以梅作画。 梨云——即梨花云。 斸(duī)——挖土,铲土。 冰痕脆——指冻土坚硬,像冰一样。 香影——花香弥漫的影子。 天似水——天空像水一样清澈明亮。 此刻嫦娥也睡——此时天上的嫦娥(即月宫里的仙女)也在熟睡。 一锄——用锄头。 鸦嘴——乌鸦的嘴巴,这里比喻梅枝的形状。
【注释】 忆萝月:即“忆萝月堂”。 海棠花谢,长日闲庭榭。坐久无聊眠也罢,且把帘钩放下。 (1)忆萝月堂:即“忆萝月”之堂。 (2)海棠花谢:指春尽。 (3)闲庭榭:庭园空阔的院落。榭,建筑在园林中高台,四面有栏,供人凭倚远眺。 (4)帘钩:挂在门上的横木。 (5)惺忪:迷惘,糊涂。 【译文】 春尽了,花儿凋落,庭院空荡,坐在院内,百无聊赖;睡吧,算了,不如放下帘钩,休息一下。 好梦多磨
【注释】 忆萝月:怀念梦中的月。萝,指梦中的景物。 梦魂如絮:比喻梦中的幻境飘忽不定。 随定东风去:随风飘走。 一堵红墙拦不住:意指春风吹拂过的地方,无法用围墙阻挡。 直到画楼深处:一直吹到了楼的深处。 落花小院池塘,鹦哥唤醒回廊:春天到了,院子里的落花被莺鸟唤醒,在走廊里鸣叫。 谁道昼长春永:谁说白天永远是春天? 只消几炷沉香:只要点燃一两炷香就能驱散这春天的困倦。 【赏析】
【注释】 忆萝月:指月亮。 月圆能几:月亮圆了又能持续几天? 蚀与虾蟆矣:月球受到太阳照射,表面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就会发生形变。当月球距离地球较近时,在地球上看月亮就象是一只蛤蟆的形状(或说“蛤蟆食月”)。 空说聚灰能止水:古代传说中有一种叫做“乌金”的黑色物质,可以阻止流水,用乌金烧制成的“灰”也能止住流水。 又黑龙掀起:相传黄河下游有一条黑龙,经常在夜间出现,有时把河水掀起,淹没大片土地。
注释: 忆萝月夜坐忆儿 思念在月夜下坐着的孩子们 寒风瑟瑟。正是愁时节。灯昏残花红泪滴。旅雁数声凄切。 可怜游子天涯。短衣匹马胡沙。异国依人远去,须眉料结冰花。 译文: 月光下的夜晚,我独自坐在那里思念着孩子。风吹得寒意逼人,正是让人感到忧郁的时刻。灯光昏暗,花朵凋零,如同红泪般落下。远处传来了旅雁的哀鸣声,声音凄切而又悲伤。 我真可怜那些离家的游子们,他们身处天涯海角。他们穿着短衣,骑着马
杨花一片飞如雪,鹦鹉睡残花底月。梦还惊,心转怯。鼠弄金荷灯穗折。 意中愁,眉上结。瘦比前春较别。记取绣罗裙褶,又宽双蛱蝶。 【注释】: “杨花”句:指杨花飘落时像雪花一样洁白。 “梦还惊”句:梦中被惊醒,心里害怕。 “鼠弄”二句:形容夜晚老鼠在灯下乱跑,把金盏灯弄坏了。 “意中愁”句:心中所想的忧愁,就像那眉头上的结。 “瘦比”句:与从前比起来消瘦了许多。 “绣罗裙”二句
《武陵春·江月》是清朝词人吴绮的一首词作。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词: ``` 月照大江流不断,一片好清秋。 ``` - 注释: - “月照大江”指的是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宽广的大江。 - “流不断”意味着江水流动不息,没有停歇。 - “一片好清秋”描绘了秋天景色的辽阔与美丽。 ``` 摇落江关是处愁,兴客且登楼。 ``` - 注释: - “摇落”在这里有落叶飘零之意。 -
忆汉月登楼 最是阑干高处,望见斜阳烟树。青山围绕似相留,又倩江声拦住。 也知秋正好,只恐被、黄花催去。醉横老眼对西风,曾见兴亡无数。 注释解析 1. 阑干高处 - 意译:站在高楼的栏杆上,居高临下地眺望远方。 - 关键词分析:阑干 - 指高楼的栏杆;高处 - 说明位置高远。 - 背景补充:通常在高处可以一览众山小,视野开阔,能更好地观赏风景。 2. 斜阳烟树 - 意译
咏六月玉兰 芰翻风,梅送雨。几朵琼花惊带暑。沾晏粉,借荀香。汗落九英原是露。 夏将徂,春向住。玉杯擎向瑶台处。云母幛,雪儿歌。不数王家珠几树。 注释: - 芰(jī):菱叶 - 翻:翻转 - 风:风吹 - 梅花(méi):梅花 - 送雨(sòng yǔ):带来雨水 - 琼花(qióng huā):美玉般晶莹洁白的花朵 - 惊带暑:使夏天感到凉爽 - 沾晏粉:沾染着淡淡的胭脂 - 荀香
山花子·灵山池上听雨 厌倦了听江声,客人的兴趣已经消退。西风催送白云间。高卧小窗闲,对雨镜休看。 锦石池塘秋潋滟,蕊珠宫殿夜清寒。梦起偶思前岁事,似长干。 译文: 我厌倦了听江声,客人的兴趣已经消退。西风催送白云间。高卧小窗闲,对雨镜休看。 锦石池塘秋水涟漪,蕊珠宫殿夜寒清冽。梦起偶思前岁事,似乎长干巷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以李后主的韵脚为基调
《镜中人·其一·梦难成》是清朝词人吴绮的作品。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梦中的迷茫与无奈,以及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助。下面我将逐句翻译这首诗: 镜中人梦难成 | 梦难成,声转急。| 一夜灯花红湿。添得春潮几尺,尽是啼痕滴。 赏析: 梦难成,声转急。 一夜灯花红湿。添得春潮几尺,尽是啼痕滴。 处处江山还作客,冷落西泠油壁。一片痴情消不得,谁使秋娘识。 赏析: 处处江山还作客,冷落西泠油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