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亭亭芳草。春行处处溪桥。倚楼儿女黛眉娇。目送锦江征棹。
金屋柳烟深锁,玉人何处吹箫。几行归雁入霞霄。啼破一痕残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客路亭亭芳草,春行处处溪桥”意思是:旅途中,芳草萋萋,小路边的溪桥也随处可见。这两句是写春天里,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色,“亭亭”形容花草青翠可爱;“春行”则点明时令,表明此时是春天,是出游的时候。“亭亭”是修饰词,“芳草”是名词,是主语,“客路”是动词短语,作状语,说明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芳草”是宾语,“亭亭”是定语,修饰“芳草”,表示芳草长势旺盛,充满生机。“倚楼儿女黛眉娇”意思是:倚靠在楼上的男女,眉毛细长而美丽动人。这两句描写了春天游人赏景时的情态。

“目送锦江征棹”意思是:看着那划过江水的征船,好像要把它送到天边去似的。“锦江”指四川境内的岷江,这里泛指江河。杜甫《佳人》一诗中有“锦水东流急,玉山北阙高”之句,用“锦江”代指长江;“征棹”是名词,代指船上的船桨。这两句是说,在春日的江边,诗人看着那顺流而下的舟船,仿佛它也要驶向远方,直到消失在天际。这几句诗描绘出一幅江行图,写出了春江的明媚风光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金屋柳烟深锁”意思是:杨柳的枝条被烟雾所笼罩,宛如一座金屋子。“金屋”是古代帝王的宫殿,这里借指王孙公子的豪华住宅;“柳烟”即柳树的烟雾,这里比喻春雨濛濛的景象;“深锁”是形容词,修饰“烟”。这两句是写春天里,诗人所看到的景象:杨柳依依,烟雾弥漫,给人一种迷蒙空阔的感觉。

“玉人何处吹箫”意思是:玉人们在哪里吹箫?“玉人”指美女,这里借指歌女;“何处”是疑问代词;“吹箫”是指吹奏箫管的声音。这两句是说,在春天里,诗人看到歌伎们正在演奏箫管的声音,但不知她们究竟在什么地方。这两句是说,在春天里看到了歌伎们在江边吹箫的情景,却不知道她们究竟在什么地方。这两句是说,春天里的美景使人陶醉,但不知她们究竟在什么地方。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歌女的关切之情,又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心。

“几行归雁入霞霄”意思是:几只南飞的大雁正掠过云霄;“归雁”即大雁,这里借指旅人;“霞霄”即天上。这两句是描写了诗人看到的大雁飞翔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以清新的语言描写了春游途中的见闻与感受。全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开阔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联“客路亭亭芳草地,春行处处溪桥”,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片繁花似锦的草地之中,春风吹拂,绿意盎然,芳草鲜美,生机勃勃,令人心旷神怡。同时,作者也巧妙地通过描绘春日里的美丽景色,为后面的抒情铺垫了基础。

颔联“倚楼儿女黛眉娇,目送锦江征棹”,则是从侧面描写了春日里的繁华景象。楼中的女子们眉如远山,眼似秋波,娇媚动人,而她们的目光则紧紧注视着江上的船只。这一联诗既写出了女子们的美貌娇俏,又写出了她们对江上船只的关注。

颈联“金屋柳烟深锁,玉人何处吹箫”,则是对前面景色的进一步渲染。诗人的视线从江面上移到了岸畔,只见杨柳依依,烟雾缭绕,宛如一座神秘的金房子。而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却看不到那位美丽的歌女——玉人的身影。她到底在哪里呢?诗人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期待。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歌女的深深思念之情。

尾联“几行归雁入霞霄,啼破一痕残照”,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归雁一行飞过天空,渐渐消失在云霄之间,而那一声清脆悠长的啼叫,却打破了整个画面的宁静,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哀愁和惆怅。这一句诗既是对前面的描绘进行了有力的收束,也是对全文主题的有力升华。

整首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开阔深远,既有优美的形象描绘,又有深沉的情感抒发,堪称一篇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