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愿为我目,口愿为我口。
足愿为我足,手愿为我手。
区区此一心,不乐为我有。
我岂负心哉,问心心曰否。
少小附君身,周旋日已久。
灵府清且间,外缘息攻掊。
不谓廿年来,君为利禄诱。
却又大迂拘,事事落人后。
饥寒日煎迫,无计可抖擞。
辄以委之我,我能不任受。
顾此方寸地,有似厨中臼。
纷纷蓼与齑,辛苦乃杂揉。
手不习钻刺,足不惯奔走。
有目喜观书,有口善饮酒。
惟心实难为,请君试分剖。
我还语我心,此咎我自取。
汝实主人翁,亦汝自取咎。
长安诸贵人,腰金纡大绶。
裘马鲜且肥,黄白积如阜。
汝不附渠身,生即与我偶。
我命既穷薄,汝福何由厚。
抑汝有自来,乾父而坤母。
气可沮金石,光可彻箕斗。
细故辄悲摧,自待则已苟。
我今与汝约,今已三十九。
年光迅白驹,世熊幻苍狗。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高启所作的《释心》。全诗以“我”的视角,讲述了自己与“主人翁”之间的故事。
“目愿为我目,口愿为我口。”这句描述了“我”希望自己的眼睛能够看到美好的事物,希望嘴巴能够品尝到美味佳肴的愿望。
“足愿为我足,手愿为我手。”这两句表达了“我”希望拥有双脚和双手的愿望,希望能够自由自在地行走和操作。
“区区此一心,不乐为我有。”这句揭示了“我”内心的矛盾和不安,他不愿意让这些愿望成为自己的负担,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
“我岂负心哉,问心心曰否。”这一句反映了“我”的反思和自问,他并不辜负自己的内心,因为他始终坚守着自己内心的声音。
随后,“少小附君身,周旋日已久。”这句回忆了“我”从小跟随“主人翁”,与他一起度过了漫长的时光。
“灵府清且间,外缘息攻掊。”这句话描绘了“我”的内心世界是清明而纯净的,外界的纷扰已经消失无踪。
“不谓廿年来,君为利禄诱。”这句表达了“我”对于“主人翁”被利禄诱惑的惊讶。
“却又大迂拘,事事落人后。”这句话揭示了“主人翁”过于追求名利,导致自己陷入了困境。
“饥寒日煎迫,无计可抖擞。”这句描述了“我”对于“主人翁”的处境感到同情和担忧。
紧接着,“辄以委之我,我能不任受。”这是“我”对“主人翁”的无奈和接受。
“我还语我心,此咎我自取。”这句表达了“我”对于自己处境的感慨和反省。
整首诗通过“我”的视角展示了自己与“主人翁”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社会现象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