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非不仁,在人宜作强。
毋以绕指柔,误此百炼刚。
众心如一心,积渐通穹苍。
苍苍密转移,感召非祈禳。
我固旧史氏,亦忝少司成。
自顾殊碌碌,未可縻华缨。
归田曾无田,破砚聊代耕。
久矣甘枯寂,万物秋毫轻。
迩来胸臆间,一丝长自萦。
时事日以艰,耳目岂聋盲。
背人成此诗,不觉慨以慷。
掷笔涧中泉,纵步凌苍茫。
嗒然一长啸,愁云落我旁。
四山色黯惨,飞鸟为不翔。
天壤此一时,非我独伥伥。
安知无烈士,仰天泪沾裳。

【注释】

庚戌:农历年。元日: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日)。天心非不仁,在人宜作强:天道并非不仁爱,但人在世上应当自强不息。绕指柔:柔软如指环的东西,比喻柔弱之物。百炼刚:经过多次的冶炼才能成为硬物。众心如一心,积渐通穹苍:众人的意志和心愿都如同一心,逐渐地能够影响整个宇宙。穹苍:天空。苍苍密转移,感召非祈禳:苍天广大,其变化莫测,人们对此只能感应而不能改变。我固旧史氏,亦忝少司成:我虽然是一个旧时的历史家,但也是一个有名望的学官少司成。自顾殊碌碌,未可縻华缨:回头看看自己,也不过是个平庸之辈,不能被华丽的冠带缠住而已。归田曾无田,破砚聊代耕:辞官后没有田地,只好拿破旧的砚台代替耕具。久矣甘枯寂,万物秋毫轻:长久以来,我甘于清寂,对于万物的细微之处也感到十分轻松。迩来胸臆间,一丝长自萦:近来心中萦绕着一股思绪。时事日以艰,耳目岂聋盲:时局一天比一天艰难,难道耳朵和眼睛就是聋瞎的吗?背人成此诗,不觉慨以慷:背着别人说这首诗,不知不觉中感慨万分。掷笔涧中泉,纵步凌苍茫:把笔扔到山涧里去,任其自由流淌。嗒然一长啸,愁云落我旁:长长地啸一声,愁云便落在我的身旁。四山色黯惨,飞鸟为不翔:四周的山峦色彩黯淡,飞鸟也不再飞翔。天壤此一时,非我独伥伥: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个人彷徨无措。安知无烈士,仰天泪沾裳:怎能知道没有壮志豪情的人,仰望天空痛哭流涕呢?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人借咏叹天意、人心、时局而抒发感慨。全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开头两句写天象。“天心非不仁”是说天地自然规律是公正的,并不偏爱任何人或事物。“在人宜作强”,是说人类应当努力向上,不断进取。诗人用一个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义,既表现了诗人对天道的深刻理解,又表达了他的人生观。

第三句写人生态度。“毋以绕指柔”,是说不要像指环那样软弱无力,更不要误认为经过千锤百炼就能变得坚硬无比。这句既是说人应该坚强勇敢,也是提醒人们不要妄自尊大,要虚心学习。

接下来三句写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众心如一心”,是指大家的意志和愿望相同;“积渐通穹苍”,是指大家的力量会慢慢积累起来,最终影响天地。这几句是对上一句的具体展开。

下面八句抒写内心的苦闷。“苍苍密转移,感召非祈禳”,是说苍茫的宇宙中,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着,而人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变化。“时事日以艰”,“耳目岂聋盲”,是说眼下的时局一天比一天困难,而且听不见也看不见。这两句是说人们面对困境无所作为,无能为力。

“背人成此诗”以下,诗人开始正面表达自己的感情。“我固旧史氏”,说自己不过是位老史学家;“亦忝少司成”,说自己也是个学官。“自顾殊碌碌”,表示自己只是庸碌无为;“未可縻华缨”,意思是说即使有高官厚禄,也不能羁绊住我。这些是说自己的命运。

“归田曾无田”以下,诗人转而写自己的境遇。“归田曾无田”,是说他辞官之后,连一块土地也没有;“破砚聊代耕”,是说只有用破旧的砚台代替耕具。这两句是说自己的处境十分贫寒。

“久矣甘枯寂”,是说已经习惯于清贫的生活了;“万物秋毫轻”,是说对世间万物都不再关心了。这两句是说自己心境已很平静。

“迩来胸臆间”,是说自己心里充满了感慨;“一丝长自萦”,是说心中的思绪久久挥之不去,缠绕不断。这两句是说自己的心情很苦闷。

“时事日以艰”,是说眼下国家形势一天比一天严峻;“耳目岂聋盲”,是说自己虽然身处困境却还蒙受着视听方面的欺骗。这两句是说国家的局势令人痛心疾首。

最后四句,诗人把目光投向天际,感叹天下苍生都在苦难之中,没有人能挺身而出。而那些有抱负的人,只能在仰望天空时泪落衣襟。这四句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沉忧虑。

这首诗语言朴素平易,情感深沉含蓄,风格沉郁苍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