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剑不守故乡,班马临歧多悲鸣。与宛转,向亲故,无宁仆赁于野假以容。
挥手奋将东去,曾无一钱实我囊。丈夫贫贱死,不若埋殊方。
出东门,唶高柳,啼鹂黄。行矣慎努力,它日富贵毋相忘。

【注释】

长剑:指代自己的剑,比喻自己的抱负。

班马:借指骏马,表示自己有如良马般奔驰的志向。

宛转:犹徘徊,不决。

亲故:亲人和旧交。

无宁(níng):岂,何。

赁:租借。

假:借。

囊:钱袋,装钱的地方。

丈夫:男子汉;大丈夫。此处指诗人自己。

埋:同“殁”,死。

唶(zè)高柳:长鸣于杨柳树梢。形容慷慨悲歌,声音高昂激越。

慎:谨慎。努力:勤勉。

毋相忘:不要忘记。

【译文】

宝剑不守乡土,良马却徘徊不定,面对亲朋故旧,我宁愿去野外做雇工,来养家糊口。

挥手告别家乡,没有一点积蓄能装我的行囊,身为大丈夫贫困潦倒而死,不如在远方安葬。

走出东门,站在高高的杨柳下,听到黄鹂的啼叫,我要努力向前,他日富贵时千万不要忘记了今天的穷朋友。

【赏析】

此诗是一首抒写游子离愁别绪的乐府诗。全诗以“长剑”起兴,表达了作者的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之情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首句“长剑不守故乡”,表明诗人胸怀天下、渴望建功立业之志,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次句“班马临歧多悲鸣”,则进一步描绘出游子离别家乡时的悲痛情绪。“班马”指良马,喻指自己有如千里马般驰骋疆场的志向。然而,良马终究要面临岔路口的选择,而游子也面临着人生的十字路口,这无疑增添了诗人心中的忧虑与无奈。

三、四两句转而写与亲朋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人在告别之际,想到自己虽然暂时离开了故乡,但内心深处仍牵挂着亲人和旧交。于是,他决定暂放豪情,去野外做些雇工之事,以养家糊口。这一举动虽显得有些卑微,但却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五、六句则是对前几句情感的升华和深化。诗人挥舞长剑,昂首阔步地踏上征程,心中满怀豪情壮志。然而,当他来到离家不远的长柳树下时,却听到黄鹂的啼叫声。此时,他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黄鹂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为诗人送行。这种情景让人想起了当年离别家乡时的情景,那时也有这样一位黄鹂在为他歌唱。如今,诗人已远离家乡多年,不知家乡的变化如何?黄鹂又在为谁歌唱呢?这种思乡之情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最后两句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在离开家乡之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用力地拍打着自己的胸膛,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他感叹道:“曾无一钱实我囊!”这句话意味着,尽管自己已经拥有了丰富的财富和地位,但仍然无法满足内心的追求和理想。因此,他决心继续前行,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他也不忘告诫自己:不要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恩人和朋友。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家乡时的情境描写、对亲人和旧交的深情怀念以及对自己未来道路的坚定信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高尚品德。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过去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