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移来,倩并刀、镂就千丝金碎。筠筒石火,尽是间中生计。吹兰吐麝,更销尽、薄寒残醉。多只恐,万缕成灰,剩有断纹心字。
氤氲绣屏香细。罥窗纱袅袅,未输沉水。瑶阶伫立,散作半帘花气。熏炉夜暖,倚珊枕、几回曾记。偏喜得、频递春纤,小鬟解事。
【注释】
一枝春:指春天,暗喻女子。
巴菰:即罂粟花,又名金盏银台花,是一种花卉名。
移来:移种过来,意指从别的地方移植到这海岛上来。
倩并刀:用并州的剪刀。
镂就千丝金碎:用并州剪刀剪出千条细丝,就像金箔一样。
筠筒:竹管,这里指烟管。
间中生计:指在烟管的缝隙中抽香烟。
兰:兰花,这里指香烟。
麝:香兽,一种动物,身上喷出浓郁的香气。
销尽:全部吹完或吸尽。
万缕成灰:指烟瘾很大,抽了成千上万根,都成了灰烬。
剩有断纹心字:只剩下烟卷上的断纹和“心”字。
氤氲:形容烟雾弥漫。
绣屏:绣着花纹的屏风。
罥窗纱:被风吹落飘挂在窗前的纱帘。
沉水:沉香木做的烟袋。
伫立:站立。
散作半帘花气:香烟飘散在窗帘上,使室内充满了花香。
熏炉:用熏香的铜炉。
倚珊枕:靠在珊瑚枕上,珊瑚是古代的一种装饰品,可以做成枕头。
记:回忆,指往事。
频递春纤:频频送春烟,即频繁吸烟。
小鬟:少女,这里指女子。
解事:懂事,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能妥善处理问题。
【赏析】
此词写一位思妇独居异乡时,思念丈夫的心情。起首两句点明题旨。“移来”二字,表明思妇是从外地移居到此的。“倩”字写出她对故乡亲人的依恋。接着写思妇在异乡的生活状况:用并州的剪刀剪出千条细丝,犹如千条金线;用烟管吸烟,又好像把千条金线吸入烟中。这些描写,既富有浪漫情调,又表现出思妇对家乡风物的热爱与怀念。
下片由景入情,进一步渲染思妇孤独寂寞的生活。“氤氲绣屏香细”,描写的是思妇独自生活时的环境和氛围。“袅袅”二字,描绘了袅袅升起的烟气,暗示思妇在独自吞云吐雾。“未输沉水”,则写出了思妇对沉香的钟爱之情。“瑶阶伫立”,则写出了她孤独寂寞的情状。思妇伫立在瑶阶上,四周都是鲜花盛开的景象,而她却只能孤寂地欣赏。“散作半帘花气”一句,既是写思妇的生活环境,也是写她内心的感受。思妇在夜深时分,倚靠着珊瑚枕,回忆起往日与丈夫一起赏月、品茗、吟诗的情景。然而,丈夫早已不在人世了,留下的只有思妇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室,以及那些已经消散的往日温馨的回忆。“偏喜得”三句,则写出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尽管思妇已经习惯了这种孤独的生活,甚至已经对这种生活感到麻木了,但她仍然渴望得到一丝温暖,希望丈夫能偶尔给她带来一缕春风,让那曾经熟悉的“心字”重新出现在她的身边。
全词以思妇为中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思妇在异乡生活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她对远方丈夫深沉而炽烈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