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鬟雾鬓。愁绝孀娥添泪晕。频倚楼看。隔海应同此夜寒。
玉梅花下。三弄悲歌闻子野。镫火萧寥。忘记新春第一宵。
【解析】
(1)月晕:指月亮被云遮住,形成月轮。
(2)孀娥:即孤月,这里指女子。
(3)“频倚楼看”二句:意思是说作者频频登上高楼,眺望远方的海天。
【答案】
月晕
译文:
风鬟雾鬓,愁绝孀娥添泪晕。
频频登楼远眺,隔海应同此夜寒。
玉梅花下,三弄悲歌子野听。
灯火阑珊,忘却新春第一宵。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作。上片描绘了一幅凄清寂寞的月夜图景。首句写主人公的外貌特征,一个风鬟雾鬓、愁眉不展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次句写她伫立高楼,凝眸远望,在为丈夫送别而伤心流泪。这两句以写人为主,用一“愁”字概括了她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深情怀念。第三句是说她久久地倚在楼上,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大海那边的天涯,希望与丈夫团聚。这一句中,“倚”的动作描写与上两句中的“愁”“盼”相照应,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完整。第四句是写她听到远处传来的《子夜四时歌》中的《秋歌》。《秋歌》原意是写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景象,但在这里,它却成为闺中少妇思念远行的丈夫的一种象征物。“子野”二字是泛指一位擅长歌唱的人。这一层意思,既交代了少妇听到《秋歌》的具体情景,又为下面写她“镫火萧寥”而忘情地唱歌作了铺垫。下片着重写她临风弹唱的情景。首句是说她在灯烛昏暗的环境中,独自对着月光弹起琴来。“三弄”二字表明弹奏的是一首乐曲,“悲歌”二字说明演奏的曲调是悲伤的。末句写她在弹奏时忘记了自己已经度过新年的第一个夜晚。从全词来看,这首词是写思夫之苦和对丈夫的怀念之情,其中蕴含了深厚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