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垂条拂路尘。莫辞纤手劝离樽。渭城歌罢便轻分。
无可柰何长忍泪,不曾真个已销魂。恹恹睡起日斜曛。

注释:

杨柳垂下的枝条拂过路旁的尘土,不要推辞纤纤玉手劝饮离别的酒,渭城送别后便轻分。

没有办法忍受长长地流下眼泪,不曾真真切切地销魂,恹恹沉沉睡醒已是斜曛。

赏析:

《浣溪沙》是唐教坊曲名,词牌名,又名“小庭花”、“忆多娇”、 “金缕衣”,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因《浣溪沙令》而名。《乐章集》、《尊前集》、《教坊记》并著其名,或以为本唐玄宗所制,故又名《杨柳枝》,始见五代顾敻所作《杨柳枝》词,取其声律宛转,故又名《醉桃源》。《词谱》又以柳永、周邦彦词为正体,两宋以来,咏柳之词颇多。

上片写送别的场景。首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杨柳垂条拂过路边的尘土,似乎在向行人招手致意。次句则直接切入主题,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深深眷恋。这里的“莫辞”二字,既表现了对对方的体贴与关心,也透露出一种无法回避的情感。

下片抒发离情别绪。“渭城歌罢便轻分”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告别时的情景。渭城即古渭城,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是古代长安通往西域的道路之一。这句诗中的“歌”指的是离别时的歌声,而“分”则表示分离之意。这里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将别离之情比作一曲悠扬的骊歌,让人心生悲怆之感。同时,这句诗也揭示了离别并非偶然之事,而是有其必然性。

第三句“无可柰何长忍泪”,进一步表达了离情之苦。在这里,“奈”是无可奈何的意思,“柰何”则是古人常用的感叹词,用来表达内心的无奈与悲伤。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将离别之痛推向高潮,使人深感痛苦之深重。

最后一句“不曾真个已销魂”,“真个”是确实的意思,“销魂”则是形容人极度伤心或悲痛的状态。这两句话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在离别之际,内心的痛苦与不舍之情已经深入骨髓,仿佛要摧毁自己的身体一样。这种强烈的情感爆发,使得整首词显得更加扣人心弦。

整首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送别场景,并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离愁别绪的深刻内涵。词中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哀怨;既有对离别之痛的强烈感受,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首词独特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