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蕊破春。斜影画屏风上。月熹微,烟荡漾。最愁人。
惜花应是感芳辰。移向扇中描得。碾金泥,匀黛墨。写真真。

【注释】

  1. 酒泉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雪月交光好》、《玉壶冰心清》。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例不叶韵。
  2. 题张子靖扇头墨梅:这是一首咏物词,借梅花自况,抒发作者的志趣情操。
  3. 梅蕊:即梅花的花蕊,指梅花的雄蕊和雌花的雌蕊。
  4. 画屏风:绘有图画的屏风。
  5. 月熹微:指月亮明亮而柔和。
  6. 烟荡漾:指烟雾缭绕,飘荡不定。
  7. 最愁人:指使人感到悲伤。
  8. 惜花:爱怜花朵。
  9. 移向扇中描得:意为将花朵移到扇上进行描绘。
  10. 碾金泥:研磨金色的颜料。
  11. 匀黛墨:涂抹黑色染料。
  12. 写真真:形容绘画逼真。
    【赏析】
    此词借咏梅自喻,抒写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全词从正面描写梅花,又从侧面烘托梅花,写得清新婉丽,情致幽雅。
    上片起三句先写梅花在春天破冬而出,斜映在画屏风上。“梅”是这首词的咏象,但词人并不单纯写梅花的形态,而是着重表现它的风神韵致。“梅蕊”,指梅花的花蕊。“春”字既点明季节,又写出梅花在冬天开放的特点。“斜影”,即斜照的影子,这里用来说明梅花的枝干横斜,姿态优美。“画屏风”三字,表明了这幅梅花图的制作十分讲究,而且非常精致。“月熹微”两句,写梅花虽被置于案头,但仍不失其自然风姿:“月熹微”,是月色朦胧,时隐时现;“烟荡漾”,则是指烟雾迷蒙,弥漫空际。这两句是说,虽然月色朦胧,烟雾迷蒙,但梅花的姿态仍显得十分清逸潇洒。“最愁人”,是说梅花给人的感觉是愁苦的。“惜花应是感芳辰”,则是说看到梅花,不禁想起美好的时光。“芳辰”,美好的日子。“移向扇中描得”两句,写词人将画好的梅花移置至扇上,加以细细描绘。“碾金泥”,是用金色的颜料来修饰梅花;“匀黛墨”,是说用黑色的染料涂在墨画的梅花上,使之更加逼真、生动。“写真真”,即逼真、生动地描绘出梅花的形神。
    下片紧承上片结尾,以“碾金泥,匀黛墨”二句作结。这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是说词人用金色颜料和黑色染料把画上的梅花描摹得十分逼真。虚写则是为了表达词人的主观意愿:他希望梅花永远留在他的身边,成为他的知已和伴侣。“写真真”,就是希望梅花能永远留在身边的意思。“画中人”,指画中的梅花。“碾金泥,匀黛墨”,是说词人用金粉和黑色染料来描画梅花,使梅花更逼真、生动。词人运用比喻手法,把梅花比作美人,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美丽动人。词人在描写梅花时,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句写梅花“最愁人”,后一句却写梅花“写真真”。这种对比反衬的手法,使梅花的形象更鲜明、更丰满,更能表现出词人对梅花的热爱之情。
    此词语言清新,意境幽美,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将梅花与美人相比,从而赋予梅花以高洁、脱俗、美丽等品性,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此外,此词还体现了词人追求美好时光、希望梅花永驻身边的美好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