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生三载螺川客,临去才知吴舫翁。
风雨齐生双腕下,炊烟独绝万山中。
如君自不依刘表,今日何从得孔融。
顾我捋须还大笑,云龙此际又西东。

【注】:汪生三载螺川客,临去才知吴舫翁。

风雨齐生双腕下,炊烟独绝万山中。

如君自不依刘表,今日何从得孔融。

顾我捋须还大笑,云龙此际又西东。

【译文】:

在螺川三年的汪生,临行才知是您吴舫翁。

狂风暴雨一起降临,您的双手却能稳若磐石;

万山之中只有您家炊烟袅袅,孤寂难耐。

像您这样,如果自己不肯依附刘表,

又怎会有孔融那样的才华和气节!

看我捋着胡须笑着离去,云龙如今也随波逐流。

【赏析】:
这首诗以汪生与吴舫翁的交往为线索,展现了两位友人深厚的情谊,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首联“汪生三载螺川客,临去才知吴舫翁”,描绘了两位好友在螺川的相识相知过程,汪生在螺川生活了三年,终于临别之际才发现原来这位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是吴舫翁。这种惊喜与感慨交织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厚意。

颔联“风雨齐生双腕下,炊烟独绝万山中”,进一步展现了两位朋友的坚韧不拔和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他们面对风雨的侵袭,依然能够稳如磐石般地站立;而当炊烟在万山之中消失时,他们却依然孤独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这种不畏艰难困苦、坚持自我的精神,正是这首诗要传达的核心价值观。

颈联“如君自不依刘表,今日何从得孔融”,则转向了对友人个性与志向的赞美。诗人认为,如果像你这样不轻易依附他人的势力,又有谁能拥有像孔融那样卓越的才华和气节呢?这既是对友人个性的赞美,也是对其人生选择的认同。

尾联“顾我捋须还大笑,云龙此际又西东”则是诗人对两位朋友分别时的感慨与祝福。他看到自己捋着胡须笑着离去,而你们却已经各自踏上了新的征程,不禁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变迁。同时,他也祝愿这两位朋友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自己的志向和才华,如同云龙一样自由翱翔。

这首诗通过对两位友人在螺川生活的描写和他们的个性特点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深厚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人通过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