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恨年时没处寻。一春情比一春深。开帘独坐怕春阴。
醒醉两般无好计,等闲消息待青禽。寒香数点故人心。
诗句原文:
春恨年时没处寻。一春情比一春深。开帘独坐怕春阴。
译文:
春天的恨意如同一年中找不到地方去寻找,随着季节的更迭,我的感情也愈发浓厚。每当春天来临,我总是打开窗户独自坐着,害怕春日的阴霾。
注释:
-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平韵。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 散花洲: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山相对的浠水县管辖的散花洲。
- 桃花流水鳜鱼肥:形容景色美丽和鱼儿鲜美。
-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指渔民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 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示即使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无需担忧,因为总有办法应对。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春日里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的“春恨”、“春阴”、“春花”等词汇都透露出了一种深深的怀念和无奈的情感。同时,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读来既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又能体会到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