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风韵。些子春光浑占尽。泄泄昌昌。始信人间是乐乡。
陶潜张绪。标格何堪同日语。千手观音。雨后应能见佛心。

【注释】

遥忆京中杨柳,倚声颂之:遥想京城里那些柳树,我依声歌唱它们。

参天风韵:指柳树的高大挺拔,风度翩翩,如参天大树一样有气度。

些子春光浑占尽:春天的阳光明媚,好像把整个世界都笼罩了。

泄泄昌昌:形容柳条柔软、婀娜多姿的样子。

陶潜张绪: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张绪,西晋时著名文人。两人都是东晋时期人,所以此处用陶潜和张绪来代指自己,表示自谦。

千手观音:千手观音,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形象,手持千只妙手,能救渡无数众生,所以这里用来比喻柳枝。

雨后应能见佛心:雨后的佛心更显慈悲,就像那千手观音一般。

【赏析】

《减字木兰花·遥忆京中杨柳》是宋代诗人晏殊的作品。上片写景抒情,下片以陶潜、张绪自比,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优美,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开头两句“遥忆京中杨柳,倚声颂之”,直接点题。“遥忆”表明作者对京中杨柳的回忆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长久以来的思念之情;“杨柳”则暗示了词人心中的柔情蜜意。“倚声”即吟唱或咏诵。“遥忆”、“倚声”二字,表达了作者对京中杨柳的怀念之情。

词人转而描写京中杨柳的美丽景象。“参天风韵”,“泄泄昌昌”是对杨柳形态特征的描绘。“参天”一词,既形容杨柳的高大挺拔,又暗示了它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泄泄昌昌”则形容柳枝柔软、婀娜多姿的样子。这两处描写,既展示了杨柳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词人的赞美之情。

过片“陶潜张绪”三句,则是词人自谦之语。“陶潜”和“张绪”分别是东晋时期两位著名的文人,他们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词人在此处用“何堪”一词,表达了自愧不如的意思;而“千手观音”则是用来比喻柳树的婀娜多姿,同时也暗喻了自己内心的柔软与善良。最后一句“雨后应能见佛心”则进一步强调了柳树的美丽与坚韧。

整首词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自然,既展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又体现了他的谦逊与内敛。同时,这首词也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提示人们要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并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