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送舟出江渚,维舟忽被南风阻。
日日登高望北风,北风夜至狂无主。
似挟全湖扑我舟,更吹山石当空舞。
微命区区在布衾,浮漂覆压皆由汝。
连宵达昼无人声,卧中已失南康城。
眯眼惊窥断缆处,惟馀废塔犹峥嵘。
老仆颠隮强为饭,慰我风微得远行。
嗟尔何曾当大险,一风十日天无情。
吾有光明十捆烛,瓮有残醪钵有肉。
新砚能容一斗墨,兔毫蛮纸堆盈簏。
为吾遍塞窗中明,早晚澄清煮糜粥。
吾欲偷闲疾著书,谁能更待山中屋。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内容的把握、理解能力。做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诗,理解诗歌的意思,再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诗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共四句,内容是诗人在南康城下作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艰苦的担忧,以及对战争胜利后人民的苦难和生活的艰辛的担忧。
(一)
【注释】
①“维舟”:系着船。②“日日”、“更”:指日夜。③“狂无主”:狂风大作,没有主见。④“挟”、“扑”:夹击、扑打。⑤“微命”、“区区”:《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孔子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其阐如之何?’孔子曰:‘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此处以孔子自喻。⑥“浮漂覆压”:漂泊,漂浮;覆压,压着。⑦“汝”:你们。⑧“眯眼”:眼睛因看久了而感到疲劳。⑨“废塔”:破败的佛塔。⑩“颠隮”:身体瘦弱,形容年老体衰。
【赏析】
首联写诗人在南康城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思。“雪里送舟出江渚”写诗人在风雪中送别船只离开南康,“维舟忽被南风阻”写船突然被南风吹停。
(二)
【注释】
①“北风”:北方的大风。②“夜至”、“狂无主”:夜间来临,狂风吹来。狂,猛烈。③“挟”、“扑”:夹击、扑打。④“山石”:山中的石头。⑤“微命”:生命,指自身。⑥“浮漂”、“盖压”:漂浮着,被压着、压得透不过气来。⑦“吾”:指诗人自己。⑧“连宵达昼无人声”:整夜整昼夜没有人的声音。⑨“卧中已失南康城”:睡梦中已经失去了南康城。⑩“眯眼”:眼睛因看久了而感到疲劳。⑪“废塔”:破败的佛塔。⑫“颠隮”:身体瘦弱,形容年老体衰。⑬“强为饭”:勉强吃些东西。⑭“慰我”:安慰我。⑮“嗟尔”:你啊!⑯“当大险”:面临巨大的危险。⑰“天无情”:天意冷漠,无情。⑱“光明十捆烛”:十捆烛火,指蜡烛。⑲“瓮有残醪钵有肉”:酒瓮还有剩酒,酒碗还有残渣。⑳“新砚能容一斗墨”:新砚能装下一斗墨,比喻学问很多。㉑“兔毫蛮纸堆盈簏”:用兔子毫毛制成的毛笔和用竹子制作的纸堆积满竹箱。㉒“窗中明”:窗外明亮。㉓“早晚澄清煮糜粥”:早晚可以煮粥喝。㉔“偷闲疾著书”:趁空闲时赶紧写书。㉕“谁能更待山中屋”:谁能再等待山中的房子呢?
【赏析】
颔联写诗人在南康城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思。“日日登高望北风”写诗人每天登上高处望着北方的风;“北风夜至狂无主”写北风在夜晚到来时变得疯狂,没有主见。
(三)
【注释】
①“似挟”、“扑”、“更吹”:像挟持、扑打、吹打。②“微命区区在布衾”:微贱的生命困居在布床上。③“浮漂覆压皆由汝”:飘浮、漂浮、压住一切都归咎给你。④“连宵达昼”:整夜整白天都没有声音。⑤“卧中”:躺在床上。⑥“眯眼”:眼睛因看久了而感到疲劳。⑦“废塔”:破败的佛塔。⑧“颠隮强为饭”,年老体衰的老仆勉强吃点东西;⑨“慰我”,安慰我。⑩“嗟尔”:你啊!⑾“当大险”,面临巨大的危险。⑿“天无情”,天意冷漠,无情。⒀“光明十捆烛”,十捆烛火,指蜡烛。⒁“瓮有残醪钵有肉”,酒瓮还有剩酒,酒碗还有残渣。⒂“新砚能容一斗墨”,新砚能装下一斗墨,比喻学问很多。⒃“兔毫蛮纸堆盈簏”:用兔子毫毛制成的毛笔和用竹子制作的纸堆积满竹箱。⒄“为吾遍塞窗中明”,为我全部点亮窗户里的光明。⒅“早晚澄清煮糜粥”,早晚可以煮粥喝。⒆“吾欲偷闲疾著书”,我想趁着空闲时间赶紧写书。⒇“谁能更待山中屋”,谁能再等待山中的房子呢?
【赏析】
颈联写诗人在南康城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思。“似挟全湖扑我舟”,“似挟全湖”比喻北风的力量很大,好像要挟持全湖一样扑向诗人的小船;“更吹山石当空舞”,更吹动山上的岩石在空中飞舞,比喻北风强劲,势不可挡。
(四)
【注释】
①“微命区区在布衾”、“微命”:卑微的命运。②“在”:处所词,存在。③“区区”:微小、卑微。④“区区在布衾”:处在狭小的床上。⑤“浮漂覆压”:“浮漂覆压”指飘浮、漂浮、压住一切;都归咎于你。⑥“吾”:我。⑦“连宵”:整夜,整日。⑧“达昼无人声”:整日整夜都没有声音。⑨“卧中”:躺在床上。⑩“眯眼”:眼睛因看久了而感到疲劳。⑪“废塔”:破败的佛塔。⑫“颠隮强为饭”,年老体衰的老仆勉强吃点东西。⑬“慰我”,安慰我。⑭“嗟尔”:你啊!⑮“当大险”,面临巨大的危险。⑯“天无情”,天意冷漠,无情。⑰“光明十捆烛”,十捆烛火,指蜡烛。⑱“瓮有残醪钵有肉”,酒瓮还有剩酒,酒碗还有残渣。⑲“新砚能容一斗墨”,新砚能装下一斗墨,比喻学问很多。⑳“兔毫蛮纸堆盈簏”,用兔子毫毛制成的毛笔和用竹子制作的纸堆积满竹箱。㉑“为吾遍塞窗中明”,为我全部点亮窗户里的光明。㉒“早晚澄清煮糜粥”,早晚可以煮粥喝。㉓“吾欲偷闲疾著书”,我想趁着空闲时间赶紧写书。㉔“谁能更待山中屋”:谁能再等待山中的房子呢?
【赏析】
尾联写诗人在南康城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思、无奈之情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吾欲偷闲疾著书”,我想借着闲暇的时候赶紧写书;“谁能更待山中屋”,谁能再等待山中的房子呢!这两句抒发诗人内心极度孤独无助的苦闷心情。
(五)
【注释】
①“吾有光明十捆烛”:我拥有大量的光亮如同十捆蜡烛一样。②“瓮有残醪钵有肉”,酒瓮还有剩酒,酒碗还有残渣;③“新砚能容一斗墨”,新砚能装下一斗墨,比喻学问很多;④“兔毫蛮纸堆盈簏”,用兔子毫毛制成的毛笔和用竹子制作的纸堆积满竹箱,指书法用的墨和纸都很充足;⑤“为吾遍塞窗中明”:给我的书房全部点亮窗户里的光明;⑥“早晚澄清煮糜粥”,早晚都可以煮粥喝;⑦“吾欲偷闲疾著书”,我想趁着空闲时间赶紧写书;⑧“谁能更待山中屋”,谁能再等待山中的房子呢!
【赏析】
末联点题,诗人以自己的不幸经历,写出了他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叹。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南康城的所见所闻以及内心的情感体验,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在乱世中的艰难处境和对家国情仇的深切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