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雁成行云外度。恼杀飘风,吹散东西去。既是飘风无定处。分飞何不吹教聚。
倚遍雕栏无共语。杨柳丝丝,又送愁千绪。放下重帘不忍觑。碧烟芳草斜阳暮。
【注释】
凤栖梧:词牌名。忆妹:忆念妹妹。
成行云外度:飞过高空的雁阵排成了一条条的队形,仿佛在云层之外飞过了。
恼杀飘风:恼恨那无情的吹风。
飘风:指风。
东西去:指南去、北去或西去、东去。这里指分飞。
无定处:没有固定之处,比喻无法控制,没有目标。
分飞:指夫妻分别。
何不:为什么不。
教聚:让它们聚集在一起。
倚遍雕栏:在华丽的楼阁中徘徊不已。
杨柳丝丝:杨柳的细丝随风摇曳。
又送愁千绪:又增添了千丝万缕的忧愁。
放下重帘不忍觑:放下沉重的帘子,不忍心看。
碧烟芳草斜阳暮:暮色里,一片碧绿的烟雾和芳草。
【赏析】
这首《凤栖梧》,从题目来看,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征人与所思之人分离,下片写闺中人对远去的亲人的思念。全词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自然,表达了闺中人对远去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征雁成行云外度。”起句即写景:“征雁成行”,点出季节——秋;点出时间——傍晚;点出地点——江边。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但仔细体味,却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之妙。一个“度”字,既写出了雁儿高翔于天,也暗喻着主人公对远行的亲人的企盼之情。“恼杀飘风,吹散东西去。”紧接上句,进一步描写了主人公对远行亲人的担忧、牵挂之情。这两句诗,将主人公对亲人的深情厚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为下文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作了铺垫。
“既是飘风无定处。分飞何不吹教聚?”接下来,诗人由雁儿的飞行联想到自己和爱人的分离,于是发出感慨:“既然风儿总是东来西去,我们为什么不能相聚呢?!”这里的“分飞”,实指夫妻离别。“何不”,即“为什么”。这两句词,既写出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也表现出了主人公对爱人离合无常命运的担忧、无奈之情。
“倚遍雕栏无共语。杨柳丝丝,又送愁千绪。”此二句,承接上句“分飞”之意,继续描写了主人公的相思之情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种种思绪。“倚遍雕栏无共语”,说明主人公已经倚遍栏杆,但却只能独自默默地流泪、叹息,无法与心爱的人倾诉衷肠。“杨柳丝丝”,既写出了柳丝的柔美、轻盈,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复杂、多变;“又送愁千绪”,既写出了柳丝摇曳的景象,也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无尽忧伤与痛苦。
“放下重帘不忍觑。”最后一句,是主人公对爱人离去后自己的孤独、寂寞的无奈感受的深刻揭示。这句中的“重帘”,既指窗帘,又暗指女子的心事。这一句,不仅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也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然而,由于丈夫的离去,使得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生活变得支离破碎。因此,当夜幕降临时,主人公不得不放下重重的帘子,以遮挡住那无尽的思念和痛苦。
以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对征雁飞翔的情景描写,巧妙地引出了主人公对远去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词中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