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蝉洁而饿,蜣螂秽而饱。苟念呼蹴羞,犹谓饿死小。
何况劫火人间烧,故宫离黍愁萧条。何地可挂箕山瓢,何路可吹吴门箫。
侏儒侏儒亦孔丑,尔曹饱死竟何有。夷齐结队下山中,巢许争先迎马首。
眼前突兀惟有孙登之高台,嵇康死后无人来。芒鞋竹杖偶此过,划然长啸山为开。
千仞山,三尺土,饿夫之骨香千古。谁其题者孙徵君,至今字字龙蛇舞。
我欲拜其墓,惜无介山田。我欲吊其魂,惜无雍门弦。
但觉饿夫赫然在,生气凛凛干云天。呜呼,先生竟以一饿传。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元蝉洁而饿,蜣螂秽而饱”: 描述两种动物的不同境遇,元蝉(蝉)因其清洁的外表而遭受饥饿,蜣螂(甲虫)则因污浊而吃得饱饱。

  2. “苟念呼蹴羞,犹谓饿死小。”: 表达即便知道自己被嘲笑为“饿死的小卒”,但仍有羞耻感。

  3. “何况劫火人间烧,故宫离黍愁萧条”: 比喻战乱中人们生活的凄凉,宫城被焚烧后的荒芜景象和人们的忧愁。

  4. “何地可挂箕山瓢,何路可吹吴门箫。”: 询问在何处可以悬挂自己的瓢(饮水器),在哪里可以吹起吴地的箫(乐器)。这里暗示了诗人对隐居或遁世生活的向往。

  5. “侏儒侏儒亦孔丑,尔曹饱死竟何有。”: 讽刺那些吃饱饭的人,他们的行为和形象如此丑陋,却自以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6. “夷齐结队下山中,巢许争先迎马首。眼前突兀惟有孙登之高台,嵇康死后无人来。”: 描述了古代四位隐士的故事:尧舜时代的伯夷、叔齐,商朝的巢父、许由,以及东晋的孙登和嵇康。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对超然物外生活的追求。

  7. “芒鞋竹杖偶此过,划然长啸山为开。”: 诗人路过时,用芒鞋竹杖发出声音,仿佛山都被唤醒了一样。

  8. “千仞山,三尺土,饿夫之骨香千古。”: 形容山的高峻和土地的贫瘠,同时暗喻诗人自己虽遭不幸但精神不灭。

  9. “谁其题者孙徵君,至今字字龙蛇舞。”: 猜测可能是孙征君(可能误写为孙徵君,实际应为孙登)所留下的遗迹,并且至今仍能看到他的文字如神助般生动。

  10. “我欲拜其墓,惜无介山田;我欲吊其魂,惜无雍门弦。”: 表示想要去祭拜或哀悼这位隐士,但又因为现实的困难而无法实现。

  11. “但觉饿夫赫然在,生气凛凛干云天。”: 虽然看不见具体的人物,但在想象中仍然能感受到那位隐者的气节和精神。

  12. “呜呼,先生竟以一饿传!”: 最后感慨这位隐士用自己的生命和行为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价值。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事件、自然景观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效果。此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能够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