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不可为,乃妄学尧舜。
功高国愈危,权重主亦震。
九锡书方来,三让表已定。
天子愿避贤,群公竞劝进。
太常具礼仪,太史奏瑞应。
于是高筑坛,威仪一何盛。
曰皇帝臣某,谨以元牡请。
神器无久旷,天位宜早正。
臣敢执小节,而久稽大命。
乃召故君来,朕命尔其听。
庸建尔上公,往哉罔勿敬。
无何让王薨,乃以天子赠。
车驾自临送,震悼若弗胜。
呜呼将谁欺,欺天天不信。
唐宋均尔尔,吾无责魏晋。

两当轩集有何事不可为咏史二首即效其体

探究历史事件中英勇行为与政治策略并存

  1. 诗题解读
  • 何事不可为,乃妄学尧舜;
  • 功高国愈危,权重主亦震;
  • 九锡书方来,三让表已定。
  1. 译文对照
  • 何事不可为:无谓模仿古人;
  • 功高国愈危:权力过大可能导致不稳定;
  • 权重主亦震:君王的决策对国家产生巨大影响。
  1. 诗句注释
  • 何事不可为:任何行动都不应盲目模仿古人;
  • 功高国愈危:权力越大,风险越大;
  • 权重主亦震:君主的决策可能对国家造成重大影响。
  1. 赏析
  • 此首诗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权臣篡夺和盲目效仿古人的担忧,警示后人不要因追求权力而忽视国家安危。
  • 通过对比历史上的成功与失败,强调了适度的权力控制和明智的政治决策的重要性。
  • 这首诗在宋代引起了广泛讨论,被认为是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一种反思和批评。
  1. 诗人背景
  • 俞樾(1806年—1870年),字荫甫,晚号曲园,是清朝末期的文学家、学者。
  • 他出生于浙江德清县,是著名诗人、教育家俞樾的儿子。
  • 俞樾在书法、文学和教育领域有很高的成就,被誉为清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