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灾祸到枣梨,或者眉寿颂栲杻。世人得鼠欲吓凤,几辈画虎翻成狗。
我从前年赋悼亡,此身嗒然如木偶。归真有室傍青山,偕老无人同白首。
荷锸参军便可埋,摸金校尉何劳掊。右台山下一蜗庐,小有丘壑亦可取。
偶营书冢瘗残稿,巧借名山代藏垢。文冢姑援古人例,墓田能否儿孙守。
萤光雪彩听长沦,泉室夜台期速朽。为君辛苦和苏诗,自唱挽歌非自寿。
【注释】:
- 右台:指明代名将俞大猷的官邸。仙馆,指俞大猷的府第。隙地:空隙之地。埋所著书,指藏书。
- 汇封之崇三尺立石识之题曰书冢李黼堂方伯桓用东坡石鼓歌韵为作书冢歌依韵和之:聚集书籍三寸高的碑立在书冢上作为记念。李黼堂方伯(李绍文),字元度,号黼堂,明末清初学者,著有《书冢》一文。桓用,即桓宇,明末清初文学家,诗人,著有《书冢》诗一首。“东坡”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合称。石鼓歌,指唐代书法家张旭的《石鼓歌》。苏轼的《石鼓歌并序》,记述了石鼓文的出土及有关传说故事。“书冢”一词源于晋代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意指藏有书法真谛的书籍堆积如山,后人称之为“书冢”。
- 世人得鼠欲吓凤,几辈画虎翻成狗:世人贪图小利而害人,结果往往弄巧成拙。比喻人们做事不按常理出牌,反而适得其反。《庄子·外物》:“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羊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耳。”司马彪注:“夫欲以羊易马,必取良马,若取驽马,则害马也。”《韩非子·说难》:楚有养狙以为生者(狙:猴子)。三年能飞走数百里,逃大难,此百事变化,神鬼不觉,犹不能独保身全,况众人乎!
- 我从前年赋悼亡,此身嗒然如木偶:我前些年因悼念妻子而赋诗,感到人生如木偶般无助。
- 归真有室傍青山,偕老无人同白首:归真,指回归自然。有室,有居所,即建房屋。青山,指山间青翠的树木。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醉时忘归夜倒头,雨中犹滴溪中竹。”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山人劝我洗足眠,天水浸云松石寒。白云回望合欢谷,青草闲放牛羊群。”《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醉时忘归夜倒头,雨中山果落灯花。共话巴陵无限事,北风吹断绿罗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荷锸参军便可埋,摸金校尉何劳掊:“锸”,古时一种农具。参军:指古代的一种官职。摸金校尉:古代官职。据传汉武帝曾派方士徐福带童男童女到东海蓬莱求长生不老药。后来方士们把这种方术传给后代,成为盗墓的一种职业。《史记·秦始皇本纪》:“使徐福等入海求仙人。”《汉书·武帝纪》:“又使方士寻求海上仙者。”
- 右台山下一蜗庐,小有丘壑亦可取:“蜗庐”,指简陋的居所。小有丘壑,意指虽居处简陋,但周围环境优美。
- 偶营书冢瘗残稿,巧借名山代藏垢:“偶营”,偶然建造。“瘗”,掩埋。“巧借”,巧妙利用。名山,指有名的山。代藏垢,意指巧妙地利用这些山林来掩盖自己的罪行。
- 文冢姑援古人例,墓田能否儿孙守:“文冢”,意指用文字来纪念死者。“墓田”,意指墓地的土地。“儿孙”,后代子孙。
- 萤光雪彩听长沦,泉室夜台期速朽:“萤光雪彩”,意指夜晚微弱的光芒。“泉室”,意指泉水流经的地方。“夜台”,意指墓地。“期速朽”,意指期待自己早日腐朽。
- 为君辛苦和苏诗,自唱挽歌非自寿:“为君”,意为替您。“和苏诗”,“苏诗”是指苏轼的诗。“自唱挽歌”,意指自己吟诵挽歌。“非自寿”,意为不是为自己庆祝生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右台仙馆隙地埋所著书汇封之崇三尺立石识之题曰书冢李黼堂方伯桓用东坡石鼓歌韵为作书冢歌依韵和之所作。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死亡的看法,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从诗的内容上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死亡的看法。作者在前两句中表达了自己前年因悼念妻子而赋悼亡词的悲伤心情,以及对此身如木偶般的无助感。而后四句中则表达了对自然回归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认识。作者通过对大自然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从诗歌的结构和风格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流畅易懂,意境深远。作者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例如将人生比作木偶、将世人比作老鼠等。这些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增强了读者对诗歌的印象和理解。
从诗歌的主题上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和感悟。作者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作者也通过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揭示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