悽悽切切,有女泣血。问女何所悲,呜咽不能说。女儿虽无父,女儿自有夫。
女儿虽无母,女儿自有姑。昨日媒氏来,索彼一斛珠。
今日媒氏来,索彼红罗襦。非索珠与襦,乃索郎所无。
噫嘻异哉,乃索郎所无。朝亦哭,暮亦哭,朝哭暮哭,一病入骨。
女儿死耳何足悲,所悲郎不知。行行且止,女儿入市。
女儿非入市,曰有医在此。女儿非就医,冀郎一见耳。
天假之缘,郎竟来前。郎竟来前,女儿涕泗涟涟。解妾香囊,系君衣裳。
生不得入君之室,死犹得在君之旁。妾不胜大愿,愿君无伤。
风萧萧,日冥冥。渊鱼深匿,林乌悲鸣。女儿行不成步,语不成声。
蛩蛩距虚,负之而行。呜呼,今日何日,得君负之而行。
女儿虽死,死贤于生。我闻此事,为作此诗。敬告儒林丈人,勿以苛礼责女儿。

这首诗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古代中国诗歌,它讲述了一位女子的不幸遭遇和对爱情的忠贞。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凄凄切切,有女泣血。问女何所悲,呜咽不能说。
  • “凄凄切切”描述了女子的哭声,表达了她悲伤的情绪。
  • “泣血”描绘了女子极度悲痛的情景。
  • “问女何所悲,呜咽不能说”反映了男子无法理解女子的痛苦,无法得知她的悲伤原因。
  1. 女儿虽无父,女儿自有夫。
  • 虽然这位女子没有父亲,但她找到了丈夫,生活得以继续。
  • 这表明了女子尽管在情感上受到了打击,但依然能找到依靠和支持。
  1. 女儿虽无母,女儿自有姑。
  • 虽然没有母亲,但她有姑姑作为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 这反映了家族关系的重要性,即使在失去亲人的情况下,家庭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1. 昨日媒氏来,索彼一斛珠。
  • “昨日媒氏来”指的是昨天有人来求婚或者提亲。
  • “索彼一斛珠”暗示了求婚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希望得到女方的财产或地位。
  • 这说明了社会对女性的价值常常与其物质条件相关联。
  1. 今日媒氏来,索彼红罗襦。非索珠与襦,乃索郎所无。
  • “今日媒氏来”可能是指今天也有人来提亲。
  • “索彼红罗襦”指的是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女方提供更好的嫁妆或者衣服。
  • “非索珠与襦,乃索郎所无”强调了对方对男方财产的要求超过了男方自己拥有的。
  • 这是对婚姻中经济不平等的一种讽刺,揭示了当时婚姻中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偏见。
  1. 噫嘻异哉,乃索郎所无。朝亦哭,暮亦哭,朝哭暮哭,一病入骨。
  • “噫嘻异哉”是对这种情况的惊讶和感叹。
  • “乃索郎所无”意味着这种情况在男方看来是不可接受的,因为男方并没有那么多财产。
  • “朝亦哭,暮亦哭,朝哭暮哭,一病入骨”描述了女方因悲伤过度而生病的情况。
  • 这反映了女方因为经济压力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以及对婚姻的不满。
  1. 女儿死耳何足悲,所悲郎不知。行行且止,女儿入市。
  • “女儿死耳何足悲”表示女方已经接受了死亡,因为她认为比起嫁给一个不爱的人,死亡是一种解脱。
  • “所悲郎不知”表明女方对男方的感情并不深厚,只是出于责任或者社会的压力而结婚。
  • “行行且止”,意思是女方决定结束这段婚姻,不再继续下去。
  • “女儿入市”暗示了女方可能会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这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物化和压迫。
  1. 女儿非入市,曰有医在此。女儿非就医,冀郎一见耳。
  • “女儿非入市”表明女方不是被卖为商品的,而是自愿选择的婚姻。
  • “曰有医在此”可能是女方在等待某个医生的出现,希望能得到治疗或者帮助。
  • “女儿非就医,冀郎一见耳”强调了女方希望见到的是男方,而不是医生。
  • 这表明女方仍然抱有希望,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关心和爱护。
  1. 天假之缘,郎竟来前。郎竟来前,女儿涕泗涟涟。解妾香囊,系君衣裳。
  • “天假之缘”意味着上天安排了这次相遇。
  • “郎竟来前”表明男方终于来到了女方面前。
  • “女儿涕泗涟涟”描述了双方见面时的情感激动,泪水涟涟。
  • “解妾香囊,系君衣裳”可能是女方为了感谢男方的到来而解开了他赠送的礼物,并将礼物系在了男方的衣物上,表达了对他的感激之情。
  1. 生不得入君之室,死犹得在君之旁。妾不胜大愿,愿君无伤。
  • “生不得入君之室”表达了女方虽然不能生活在男方身边,但仍然希望他能够平安健康。
  • “死犹得在君之旁”表明女方愿意在死后仍然留在男方的身边,陪伴着他,这显示了她对男方深深的依恋和不舍。
  • “妾不胜大愿,愿君无伤”表达了女方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希望男方能够幸福快乐,不受伤害。
  1. 风萧萧,日冥冥。渊鱼深匿,林乌悲鸣。女儿行不成步,语不成声。蛩蛩距虚,负之而行。
  • “风萧萧”形容了周围环境阴沉、凄凉的气氛。
  • “日冥冥”也传达出一种阴郁的感觉。
  • “渊鱼深匿”比喻女方陷入了困境,难以自拔。
  • “林乌悲鸣”描述了树木上的乌鸦发出悲鸣的声音,增加了悲伤的氛围。
  • “蛩蛩距虚,负之而行”可能是女方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艰难行走。
  • 这是对女方处境的描述,表达了她在困难中挣扎和无奈。
  1. 呜呼,今日何日,得君负之而行。
  • “呜呼”是一种感叹,表达了对当前情况的无奈和悲哀。
  • “今日何日”可能是在询问今天是什么时候,表达了女方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得君负之而行”表达了女方渴望能够再次看到男方的愿望。
  1. 女儿虽死,死贤于生。我闻此事,为作此诗。敬告儒林丈人,勿以苛礼责女儿。
  • “女儿虽死,死贤于生”表达了女方即使死了也会感到比活着更有价值,因为她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屈服于不幸福的婚姻之中。
  • “我闻此事”表明这个故事是被听说而来创作的诗歌。
  • “敬告儒林丈人,勿以苛礼责女儿”是作者对那些儒家学者的警告,提醒他们不要过分严厉地对待女性,尊重她们的选择和权利。
  • 这是对社会观念的一种批判,表达了对女性尊严的关注和呼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