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蝇冻欲死,就暖来依人。
驱之去复集,恋恋如相亲。
蝇痴我亦痴,痴语颇自真。
男儿方寸中,要留天地春。
解网出穷乌,贷水苏枯鳞。
西风昨夜起,吹面面欲皴。
可怜穷乡子,敝衣若县鹑。
寒衾夜无絮,冷突朝有尘。
书生念及此,双眉为之颦。
不能庇一物,愧此七尺身。
尔蝇独何为,依我不知贫。
虫寒号益急,雀冻飞益驯。
斯意绝可念,拔剑奚为瞋。
独念平生意,岂止区区仁。
奈何困贫贱,有志无由伸。
寒仅足尔庇,热亦将人因。
作诗寄吾感,蛩语同悲辛。

逐句释义

第一句:秋蝇冻欲死,就暖来依人。

  • 注释: 秋天的苍蝇在寒冷中几乎要冻死,但当它们感到温暖时,又依附于人。
  • 分析: 通过对比“寒”与“暖”,强调苍蝇对温暖的极度依赖。

第二句:驱之去复集,恋恋如相亲。

  • 注释: 尽管被驱赶,苍蝇又聚集回来,依恋地像是亲人一样。
  • 分析: 苍蝇的行为显示出它们的顽强和依恋。

第三句:蝇痴我亦痴,痴语颇自真。

  • 注释: 我(诗人)也被这种执着所打动,我的痴迷话语也许很真诚。
  • 分析: 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以及对自身情感的坦诚。

第四句:男儿方寸中,要留天地春。

  • 注释: 在我心中,要留住春天的气息。
  • 分析: 这里诗人借用“春”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一种向往和坚持。

第五句:解网出穷乌,贷水苏枯鳞。

  • 注释: 解开网,放出困住的小乌,借水让干涸的鱼鳞恢复生机。
  • 分析: 诗人以捕鱼比喻解救困境,展现出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行动。

第六句:西风昨夜起,吹面面欲皴。

  • 注释: 昨晚西风吹起,吹得皮肤都要起皮了。
  • 分析: 描述了秋风的威力和严寒,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第七句:可怜穷乡子,敝衣若县鹑。

  • 注释: 可怜的穷苦人家的孩子,破旧的衣服像县中的小鸡。
  • 分析: 通过对比富人与穷人的衣物,反映了社会的不公。

第八句:寒衾夜无絮,冷突朝有尘。

  • 注释: 寒冷的被子夜里没有絮,早晨却有灰尘。
  • 分析: 描绘了贫寒的生活细节,体现了生活的艰难。

第九句:书生念及此,双眉为之颦。

  • 注释: 读书人想到这些,眉头紧皱。
  • 分析: 反映了读书人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第十句:不能庇一物,愧此七尺身。

  • 注释: 无法庇护一件物品,感到羞耻于自己只有七尺之躯。
  • 分析: 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自责和反思。

第十一句:尔蝇独何为,依我不知贫。

  • 注释: 为什么你们苍蝇只知依附,我不知道你们也知道贫穷吗?
  • 分析: 诗人反问苍蝇是否了解其生存环境。

第十二句:虫寒号益急,雀冻飞益驯。

  • 注释: 虫子受冻叫声更加急切,小鸟因冻而飞行更为顺从。
  • 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生物的生存状态,突显环境的严酷。

第十三句:斯意绝可念,拔剑奚为瞋。

  • 注释: 这样的念头实在令人痛心,何必生气呢?
  • 分析: 诗人表达对现状的无奈和对改变的渴望。

第十四句:独念平生意,岂止区区仁。

  • 注释: 独自思考人生哲理,岂只是小小的仁慈?
  • 分析: 诗人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足够体现仁义。

第十五句:奈何困贫贱,有志无由伸。

  • 注释: 无奈的是被困在贫困之中,虽有志向却难以施展。
  • 分析: 揭示了社会现实对个人抱负的影响。

第十六句:寒仅足尔庇,热亦将人因。

  • 注释: 寒冷时你们可以保护我,炎热时也将使我受到伤害。
  • 分析: 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和社会的冷漠。

第十七句:作诗寄吾感,蛩语同悲辛。

  • 注释: 写诗寄托我的哀愁,蟋蟀的叫声同样充满了悲伤和辛酸。
  • 分析: 通过蟋蟀的鸣叫,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共鸣和孤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和昆虫行为的观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感受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通过对比、拟人和象征等手法,诗歌富有层次和深度,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