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教孝本有方,身体发肤无毁伤。孝子尽孝身不顾,庸行乃以奇节著。
先生至孝世所推,一篇记事始末该。乃翁殒蜀返旅榇,一痛几绝何悲哀。
谁知风木惊难已,萱闱又染沈屙矣。子规啼血双泪枯,少子未归愁不起。
仓皇难觅长生药,曾说有汤命堪续。此身本是父母生,何惜区区一块肉。
引刀割肉裂帛缠,焚香默祷情何专。一脔进母疾稍愈,已见至诚能格天。
呜呼,至诚格天竟如此,我今作歌告人子。

【注释】

  1. 清江:即今四川资中县境内的清江河。邹孝子:指唐代诗人元好问,字孝先,号遗山。他的母亲去世后,他割股肉来奉养双亲,被当时人称为“清江邹孝子”。
  2. 《孝经》: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讲述孝道。
  3. 身体发肤:指人的四肢和全身,泛指自己的身体。无毁伤:不损伤。
  4. 庸行:平凡、普通的德行。
  5. 先生至孝:指元好问的至孝。
  6. 殒(yǔn):死亡、陨落。旅榇:运柩。
  7. 风木惊:比喻因老母去世而悲伤不已。
  8. 沈屙(è):久痢不止。
  9. 子规:即杜鹃鸟,叫声凄厉,传说是蜀帝之女化为杜鹃,悲鸣哀啼,其声令人感伤。
  10. 区区块肉:指肉体上的一块肉。
  11. 长生药:长生不老的药物。
  12. 引刀:指割肉。
  13. 燔香:焚烧香料。
  14. 一脔(luán):切取一块。
  15. 至诚:极其真诚。
  16. 格:通“格”,使……生效的意思。
  17. 呜呼:叹词,表示叹息,这里用作句末语气助词。

【译文】
《孝经》教导孝顺有方法,身体四肢没有损伤。孝顺的儿子为了孝敬父母,不顾惜自己的生命。平凡的德行却因此显得不同凡响。
先生至孝,世人都称赞,一篇记事详细记载。父亲死时从四川回来,悲痛得几乎要断气。母亲又得了重病,儿子十分悲痛。
谁知母亲的病情加重到难以忍受,家里又添了一位病人。子规啼声凄厉,儿子伤心得眼泪枯竭。小儿子还没有回家,家中的忧愁更加深重。
找不到长生不老的药方,只好说有汤水可以续命。儿子的身体本来就是父母生的,为什么舍不得这小块肉?
引刀割肉,撕破衣裳绑住手臂,点燃香料默默祷告。一块肉进了母亲口中,她的病情稍见好转,可以看出儿子的诚意感动上天。
至诚感动上天竟然如此神奇,我今日作歌来告诉人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