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隔重慈,一年又半矣。
何以慰羁愁,所幸书一纸。
忆昔别母时,干戈方未已。
长江限南北,扰扰苦流徙。
家贫亲且老,饥驱无定止。
遥知倚闾人,日日念游子。
昨宵魂梦中,仿佛归乡里。
中夜起徘徊,梦境难悬拟。
频望消息来,万金真可抵。
胡为年复年,沈沈竟如此。
登高望白云,独叹秋风里。
【译文】
屈指数着日子,已经一年又半了。
用什么来慰借我羁旅的愁绪呢?幸亏有家书一纸。
记得当年离别母亲的时候,战乱还未平息。
长江隔断南北,人们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不堪。
家中贫穷,双亲年老,我饥寒交迫,漂泊无定。
远在异乡的亲人,日日夜夜惦念着我。
昨天夜里梦魂回到故乡里,仿佛回到了温馨的家园。
半夜起来徘徊,梦境难成真,难于预料。
频频盼望消息传来,即使万两黄金也难以抵偿啊。
为什么一年又一年过去,我还是如此沉沦!
登上高高的山巅眺望白云,独自叹息秋风萧瑟。
【赏析】
“望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被贬龙标(今湖南黔阳)时所写的一组抒情诗。这组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首句“屈指隔重慈”意思是说,屈指算算,已经过了一年又半年了。这里,诗人以“重慈”一词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次句“何以慰羁愁”,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第三句“所幸书一纸”,意思是说,幸好有一封家书可以解我的相思之苦。
第四句“忆昔别母时”,是说自己当初离家时的情景:当时天下大乱,母亲含泪送别儿子,他依依不舍,告别母亲后便踏上了征途。第五句“干戈方未已”,意思是说天下尚未太平,战争还没有结束,国家正处在危难之中。第六句“长江限南北”,意思是说长江两岸的人们受战乱的影响,流离失所,无法安居乐业。第七句“扰扰苦流徙”,意思是说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四处奔波,不得安宁。第八句“家贫亲且老”,意思是说家境贫穷,父母年纪已老,自己只能寄人篱下。第九句“饥驱无定止”,意思是说由于贫困而不得不为生计奔波,无处安身。第十句“遥知倚闾人”,意思是说远方的家人知道我的情况,时时惦记着我。第十一句“日日念游子”,意思是说家人天天都想念着在外漂泊的游子。第十二句“昨宵魂梦中”,意思是说昨夜我梦见自己回到了故乡,回到了温馨的家园。第十三句“中夜起徘徊”,意思是说半夜醒来,久久不能入睡,心中充满惆怅。第十四句“梦境难悬拟”,意思是说梦境中的一切都那么美好,却难以成为现实。第十五句“频望消息来”,意思是说频繁地盼望从远方得到消息,好让自己有个盼头;“万金真可抵”,意思是说即使用价值万金的东西也难以替代我的思乡之情。第十六句“胡为年复年”,意思是说为什么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却仍然不能回家?十七、十八两句“沈沈竟如此”,“沈沈”形容心情沉重,好像压着千斤重。最后两句“登高望白云,独叹秋风里”,意思是说登高远望白云,独自感慨着秋风萧瑟。全诗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