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香不散重帘静,帘外纵横聚花影。薄寒犹解剪红衣,一曲珊瑚钩正冷。
隔院微闻弦索鸣,嘈嘈切切远含情。美人自学翻新调,不作当时《子夜》声。
光阴荏苒如飞电,海水东流无日转。遵渚初传归塞鸿,雕梁又欲栖吴燕。
栖吴燕,春将晚,庭下残红吹渐满。秉烛狂游惜岁华,露华浸透罗衫短。
何处清歌声未已,莲花杓小倾芳醴。更筹几换啼乌起,月落西南淡如水。
注释和赏析:
- 凝香不散重帘静,帘外纵横聚花影。薄寒犹解剪红衣,一曲珊瑚钩正冷。
- 注释: 香气浓郁而不散去的重帘静静地垂挂,窗外花朵的影子在轻风中摇曳。微寒的天气尚能解开衣襟,弹奏着那冰冷的珊瑚色的琵琶。
- 赏析: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重帘、花影、薄寒、剪红衣等元素,营造了一种静谧又稍带凉意的氛围。”一枝春色半窗纱”的意境被完美地勾勒出来。
- 隔院微闻弦索鸣,嘈嘈切切远含情。美人自学翻新调,不作当时《子夜》声。
- 注释: 隔着院子可以隐约听到弦索声声入耳,它们悠扬动听,似乎带有深深的情感。美人自编新曲,不同于当时的《子夜》,别有一番风味。
- 赏析: 这两句诗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及其与美人的关联。弦索之声不仅是声音的传达,还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通过对“新”与“旧”的对比,诗人不仅赞美了音乐的创新,也表达了一种对传统美学的追求。
- 光阴荏苒如飞电,海水东流无日转。遵渚初传归塞鸿,雕梁又欲栖吴燕。
- 注释: 时间流逝如飞驰中的电光,海水向东流淌,没有一天会停止流动。遵渚初时传来了归雁的消息,雕梁之上,燕子又开始筑巢。
- 赏析: 这三句诗描绘的是时间流逝、自然景象以及生命循环的主题。时间的不可逆转和自然的恒常美构成了这首诗的基调。通过使用“如飞电”、“东流”等动态词汇,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栖吴燕,春将晚,庭下残红吹渐满。秉烛狂游惜岁华,露华浸透罗衫短。
- 注释: 燕子停留在吴地的天空,春天即将过去,庭院中落花纷飞,渐渐堆积起来。手持蜡烛在夜晚漫游,珍惜每一刻的时光,露水打湿了我的罗衣。
- 赏析: 这一句诗以燕子的归来暗示春天的结束,而庭前的落红则象征着时光的逝去。通过“秉烛狂游”,诗人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 何处清歌声未已,莲花杓小倾芳醴。更筹几换啼乌起,月落西南淡如水。
- 注释: 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清脆悦耳的歌声,用小小的莲花杓轻轻斟着芳香的美酒。随着更筹的转动,天色逐渐变暗,月亮从西南方缓缓落下。
- 赏析: 最后四句以抒情为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平和、淡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