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未采江南香,长歌为咏芙蓉庄。芙蓉庄新梅里古,远隔春申黄歇墅。
虞山东去补溪西,客来问花先访溪。污泥不染波如划,君家世世原清白。
阳冰作吏在缙云,君家邻县称神君。剧盗就诛同斩草,御史书功上上考。
一麾出守即本州,惜哉未展平生筹。流传别业重乡里,一树相思常结子。
祠堂霜露荐蘋蘩,平泉偶筑尚书园。尚书诗编《红豆集》,不记谁种鹦鹉粒。
转电光阴感岁华,芙蓉仍作故园花,折花笑问芙蓉主,花谱何如治县谱。
诗句解释及赏析:
涉江未采江南香,长歌为咏芙蓉庄。
“涉江”可能暗指作者在江上行走或经过江边,这里用“未采江南香”表示尚未采摘到珍贵的花朵作为礼物。接着“长歌为咏”,意味着通过吟唱来赞美芙蓉庄的美景。这里的“芙蓉庄”可能是指一个以芙蓉花闻名的地方或园林。芙蓉庄新梅里古,远隔春申黄歇墅。
这两句描述了芙蓉庄的位置,位于远离春天之地(春申黄歇墅),并提到芙蓉庄拥有新的梅花林,强调其历史悠久。虞山东去补溪西,客来问花先访溪。
这里提到了虞山和补溪,可能是两个相对地理位置的地名,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两个地点的熟悉。同时,客人来访时首先询问的是花,说明这些地方以花卉闻名。污泥不染波如划,君家世世原清白。
这句诗表达了对芙蓉庄主人高尚品质的赞赏。”污泥不染”形容芙蓉庄主人的品质如同荷花一样纯洁无瑕,”波如划”则比喻水清澈见底。阳冰作吏在缙云,君家邻县称神君。
这里提及了阳冰作为官吏在缙云的情况,以及芙蓉庄主人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声望。”邻县”可能指的是芙蓉庄附近的地方县份。剧盗就诛同斩草,御史书功上上考。
这两句反映了芙蓉庄主人处理事务的能力,能够及时铲除恶人,得到御史的高度评价,从而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上上考”可能是一种古代官员考核的等级之一,表明评价极高。一麾出守即本州,惜哉未展平生筹。
诗人被派往本州担任官职,但未能充分运用自己的才能。这里的”一麾”意为指挥,可能是一种官职,而”本州”则指诗人原本所在的州郡。”平生筹”可能是指平时积累的计划或才能。流传别业重乡里,一树相思常结子。
芙蓉庄因其美丽而被传颂,成为了人们思念的对象。”一树相思”可能象征着人们对芙蓉庄深厚的感情和怀念。祠堂霜露荐蘋蘩,平泉偶筑尚书园。尚书诗编《红豆集》,不记谁种鹦鹉粒。
这里描述了芙蓉庄的祠堂在霜露中陈列着新鲜的蘋蘩(一种植物),同时诗人也在平泉建造了一座尚书园。尚书可能是指一位文学或学术地位崇高的人,他的诗集被编为《红豆集》。最后一句中的”鹦鹉粒”可能是对某种植物名称的误写或谐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植物的不熟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芙蓉庄的诗歌,从芙蓉庄的美丽、历史背景、与周边的关系、主人的品质、政治成就到个人情感表达都进行了描绘。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文情怀的抒发。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芙蓉庄及其主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