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篽既恣意,丹锁乃联格。
怅前事屡违,指后望恐饰。
因之振冥冥,斯奇遂不匿。
矧余无任志,观此嘉所识。
动非烦自然,感迹亦不啬。
回风病其薄,澹影究所实。
鱼溅岂必设,久之果能得。
缅此适凉会,渐近何可息。
叶蔓顾已深,红涌尚思亟。
虽非志所予,良为瞻景即。
显象非一途,秋风恒足及。
澹谈非世宁,迢迢终不抑。
从此儆虚遐,觌取众逸色。

注释:

  1. 洪篽既恣意,丹锁乃联格。
    洪篽已经尽情地放纵自我,丹锁才显露出它的格调。
  2. 怅前事屡违,指后望恐饰。
    (1) 怅然失意,因为前事屡次违背;(2) 指向未来,恐怕自己会被装饰得过于美好。
  3. 因之振冥冥,斯奇遂不匿。
    因此振作起来(在心中),那些奇特的思绪就无处隐藏了。
  4. 矧余无任志,观此嘉所识。
    更何况我没有其他的心思,只能观看这些美好的景色(来寄托我的志向)。
  5. 动非烦自然,感迹亦不啬。
    所有的变化都不是刻意去追求,而是顺应天性,不吝惜任何一点痕迹。
  6. 回风病其薄,澹影究所实。
    微风拂过水面,留下了淡淡的影子。
  7. 鱼溅岂必设,久之果能得。
    鱼儿跳跃的时候,不一定有目的;但时间一长,它最终能够达到目标。
  8. 缅此适凉会,渐近何可息。
    想到这美好的时光,渐渐逼近,却无法停止。
  9. 叶蔓顾已深,红涌尚思亟。
    树叶繁茂的藤蔓已经很深入,红色涌动的花朵还在急切地想要开放。
  10. 虽非志所予,良为瞻景即。
    虽然不是由我亲自赋予它们的,但也足以让我欣赏美景。
  11. 显象非一途,秋风恒足及。
    显现的景象各不相同,秋风总是能够到达。
  12. 澹谈非世宁,迢迢终不抑。
    淡然的谈话并非世俗所理解的宁静,即使遥远也永远不会压制。
  13. 从此儆虚遐,觌取众逸色。
    从此以后警觉于遥远的虚无之地,去捕捉那些众多美丽的色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感慨。诗人在观赏芙蓉池时,不禁感叹于自然界的美好与神奇。他以“洪篽”形容自己的情感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以“丹锁”比喻芙蓉池的美丽,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然而,诗人也意识到人生难免有所遗憾,于是转而感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以“鱼溅”和“回风”等自然现象来象征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澹谈”和“觌取众逸色”来表达他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和赞美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