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春树大江东,通德门高想像中。
野服自怜粗缊敝,朝衣犹忆御炉烘。
孑黎愧见冲天鹤,下殿惊同贯日虹。
白发苍颜愚弟子,君黄山麓一樵翁。
【注释】
癸酉: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通德门:宋代宫殿名,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内城东北隅,为宫城正门。
野服:野人穿的衣服。缊(yùn):粗丝织品。
朝衣:朝廷官员所服礼服。
孑黎(jiélíi):孤独无依者。冲天鹤:比喻志向高远的人。贯日虹:形容气势雄伟。下殿:指从殿后台阶上走下来,即辞官归田。
白发苍颜:头发白了,脸上皱纹多,指衰老的人。愚弟子:自称。君山:在洞庭湖的南面,山上有青翠的树木,相传山顶有金玉二台,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九月,时苏轼在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前年(公元1076年)苏轼被贬到黄州,次年春,曾赋诗《和董传留别》云:“欲买扁舟归去,故人恩重海山。”可见此时苏轼心情颇为抑郁。但苏轼毕竟是一位旷达的诗人,尽管遭贬,却能泰然处之。
此诗首联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次联回忆旧事,感慨人生,三联表达归隐的愿望,末联以自嘲自解。全诗情调开朗,语言朴实。
暮云春树大江东,通德门高想像中。
野服自怜粗缊敝,朝衣犹忆御炉烘。
孤鹤愧见冲天去,贯虹惊觉下阶空。
白发苍颜愚弟子,君山樵径一樵翁。
暮云春树:暮色里,春天里那茫茫的树林。
通德门:宋代皇宫城门名,在汴京城东北角。《东京梦华录·卷四》载:“通天街北去,至宣德门而尽;宣德门北去,至子午门,谓之宫城正门。”想象中:想象中的通德门。
野服:指乡间百姓的服装。
自怜:自己觉得可怜。
缊(yùn)敝:粗线缝制的破旧衣物。
御炉烘:御用之物,皇帝御用的炉火烘烤过的衣物。
孤鹤:比喻有志之士。
冲天鹤:比喻有志向的人。冲天去:直上云霄飞去。
贯虹:形容气势雄伟。《汉书·张衡传》:“天风绕梁,地泉鼓石;虹霓吐颖,若乃龙马奋迅,螮蝀纵横。”惊觉:突然惊醒。
下阶空:形容气势如虹的彩虹突然消失。
白发苍颜:指年老之人。
此首诗首联写自己怀念朋友之情;次联回忆往事;三联表达归隐之意;末联自嘲自解。全诗情调开朗,语言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