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班联肃,寅阶旭日宾。
垂衣钦舜治,解网慕汤仁。
三宥恩施大,群生感被均。
哀矜心勿喜,欲使众情伸。

诗句翻译:

  • 二月廿九日秋审过堂抚辕大堂外设公案三座邵小村中丞居中位余与藩司居东西位恭纪
  • 左右班联肃,寅阶旭日宾。
  • 垂衣钦舜治,解网慕汤仁。
  • 三宥恩施大,群生感被均。
  • 哀矜心勿喜,欲使众情伸。

译文:

  • 二月二十九日,秋审结束后,在衙门大厅外设置了三个公案。
  • 邵小村担任中丞,我和其他官员分别位于两侧。我们恭敬地记录下来这次的审判情况。
  • 百官整齐肃穆,如同太阳初升时迎接尊贵的客人。
  • 皇帝效仿舜帝的治理方式,希望百姓能够解除束缚,像商汤王那样仁慈。
  • 对罪犯实行三次宽大赦免的政策,使得所有的民众都能感受到公正和平等。
  • 我们心怀同情,不因为罪犯的罪过而感到欢喜,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得到释放,从而释放所有人民的冤屈。

注释:

  • “左班”和“右班”是指朝廷中的两个等级,通常由高官或高级官员组成,代表着朝廷的权力中心。
  • “寅阶”指的是古代宫廷中的阶梯,象征着权力和尊贵。
  • “旭日”指初升的太阳,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垂衣”意为让臣下代为处理国家大事,自己则像舜帝那样无为而治。
  • “钦舜治”表示模仿舜帝的仁政,即以民为本,关心民生。
  • “解网”指废除法律中的苛刻部分,让百姓能够自由生活。“慕汤仁”则是效仿商汤王的仁德政策。
  • “三宥”指三次宽恕,是对犯罪者的一种宽容政策。
  • “群生”指全体人民,强调赦免政策的普遍适用性。
  • “哀矜”表示怜悯和同情,是古代儒家的道德要求。
  • “欲使众情伸”意味着希望能让所有的人民都能表达自己的诉求,实现社会公正。

赏析:
这首诗记录了一次重要的朝廷活动——秋审(秋后审理),通过官员的记录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司法理念。诗中通过对朝堂景象的描绘、对官员行为的规范以及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展现了一种理想的政治治理模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公正和法治的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