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家书百感生,宦游人负杜鹃声。
廿年未遂慈帏养,万里轻分手足情。
栗里有田堪守拙,桃源无地可归耕。
流光坐惜堂堂去,何日乡园昼锦行。

【解析】

此诗首联写家书带来的百感;颔联抒发宦游之思、离别之情;颈联抒写归隐田园之志和归耕之愿;尾联表达流光易逝,光阴不再的感慨。

“接少兰弟蜀中书感赋”是诗题,点明诗的内容。

一纸家书百感生,宦游人负杜鹃声。

“一纸”即一封书信。“百感生”意为百种感情涌上心头。“家书”指妻子写给丈夫的信。“百感生”表明收到家书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宦游”指仕途奔波、在外做官。“人负杜鹃声”意为人被杜鹃鸟叫声所感染而心烦意乱,无法安下心来。“负”是背负、承受的意思。“人”与“宦游人”同义,都是“在外地的人”。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收到了妻子寄来的一封信,信中充满了百种感情,让我百感交集。

廿年未遂慈帏养,万里轻分手足情。

“廿年”指二十年,这里指二十多年的时间。“慈帏养”指妻子在家侍奉母亲照顾家庭。“万里轻分手足情”意为我们相隔万里,虽然彼此都十分思念但只能轻言细语地分别,难以表达我们的深厚情感。“轻”是轻轻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都没有能够好好照顾好家中的老母,现在你又要远行去万里之外,真是让人依依不舍。

栗里有田堪守拙,桃源无地可归耕。

“栗里”是地名,位于今四川省江油市西郊。《论语•阳货》载孔子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栗里是一个偏僻的地方,所以用“栗里”,也暗示了诗人的归隐之意。“田”指土地,“桃源”是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堪”可以,能够。“守拙”是指守拙归田园,即回归自然,过着清贫的生活。“归耕”指回归田野耕作。这两句的意思是:既然在偏僻的栗里有地方可以隐居,那么就应当放弃官场而回归田园生活,过一种清贫的生活,不要再去为名利而奔劳奔波了。

流光坐惜堂堂去,何日乡园昼锦行。

“流光”指时间流逝、时光易逝。“坐惜”是徒然叹息的意思。“堂堂去”形容人离去时威武雄壮的样子。“乡园昼锦行”中的“乡园”指家乡。“昼锦”是旧时指考中进士、授官封爵,这里借指科举得中。这两句的意思是:时光飞逝,我们即将离开这个充满诱惑的尘世,到那远离喧嚣、宁静美好的田园中去,不知何日才能再次踏入故乡、享受那份悠闲自在的生活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杜甫在四川成都任尹期间所作。当时他接到妻子的家书,读后感慨良多,写下这首诗,表达了他渴望回到妻子身边的心情和对仕途的厌倦之情。

首联开门见山地写收到家书,并由此产生的感情波澜。“一纸家书百感生”,意思是说,只因为收到家书,就感到百种感情一齐涌上心头。这一句是总写收到妻子家书之后产生的复杂感情,其中既有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又有对宦途的厌倦和对家的眷恋,还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慨等复杂心理交织在一起。

中间两联则进一步具体地描写了收到家书后的种种感触。第二句说自己多年来一直没有能够好好孝敬过母亲和照顾好家里的一切事务,第三句说自己和你分别后,心中万分不舍,但是又因为身处异乡而不得不与你分别。这两联表现的是诗人对家庭的深深眷恋以及与妻子分离时的万般无奈和依依不舍之情。

最后两句则直接抒情,表示希望尽快回到妻子身边的愿望。“流光坐惜堂堂去”,意思是说时光过得真快,转眼我们已经要离开了。“何日乡园昼锦行”,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回到故乡和妻子一起度过那些悠闲自在的时光?这句既是对妻子的思念之词,也是对自己前途无望的无奈感叹。从全诗来看,诗人在离家赴官途中,收到家书后,内心十分矛盾,一方面对官场生涯已经厌倦,另一方面又舍不得妻子,因此才发出了如此深情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