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红闺彩伴,侵晓起、绕苔墀。
待数树分铃,悬幡酹酒,不放春归。
枝枝。
竞芳弄影,最销魂月底上灯时。
好伴笙清笛暖,莫教燕妒蜂痴。
霏霏。
红雪扑帘飞。
吹落怨风姨。
叹九十韶光,三分春色,多付香泥。
心期。
隔年再见,却何堪一载费相思。
谁唱阳关送别,可怜只有莺儿。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
“背红闺彩伴,侵晓起、绕苔墀”,写自己清晨起床,在庭院中徘徊的情景。“待数树分铃,悬幡酹酒,不放春归。”“分铃”“悬幡”,指用柳枝或梅花枝等来报晓,这是古代的习俗。“不教燕妒蜂痴”,“妒”和“痴”,分别指嫉妒和痴迷。作者借物言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枝枝。竞芳弄影”,写百花竞相开放,弄出倩影。“最销魂月底上灯时。”花月争艳,更显得月色美好。“好伴笙清笛暖,莫教燕妒蜂痴”,以笙、笛、燕、蜂为喻,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及对花的眷恋之情。
“霏霏。红雪扑帘飞。吹落怨风姨。叹九十韶光,三分春色,多付香泥。”“霏霏”形容雪花飞舞的样子,“红雪”是说雪花像红色的花瓣一样。“怨风姨”是说风使雪花飞落。“九十韶光”是说时光过得真快,“三春”即一年中的前三个月,这里指春天。“多付香泥”指把美好的春光都留给了泥土。“心期隔年再见,却何堪一载费相思。”意思是希望明年春天能再见,但这一年里又要思念他。“谁唱阳关送别,可怜只有莺儿。”“阳关”是古代送别时唱的曲名,也是当时著名的关隘名,这里泛指别离之地。
【答案】
译文:
早晨起来,我背着红妆打扮的闺房,走出院门,沿着小径漫步。等到看到几棵树上的花都开满了,就挂上柳条和梅花枝来报晓,不让春天离去。每朵花儿都争奇斗艳,弄出美丽的倩影。我最喜爱这夜晚上灯时分的景色,它比白天更加美丽迷人。最好与笙声和悠扬的笛声相伴,不要让燕子和蜜蜂妒忌蜂蝶而破坏了春光。
雪花纷纷地从天上飘落,落在窗上,随风飘去。风吹过之后,雪花又飘落下来,落在我的身上,落在我的心头。叹息九十日的时光,春天只占去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可惜啊!这美好的时光都被埋在泥土里了。
我多么希望能在第二年春天再次见到你,可是一年的相思要花费多少时间啊。谁能唱那首《阳关三叠》送别我?可恨的是只有黄莺鸟才能理解我的苦衷。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伤春之作。上片写早春之景,下片写惜春之心。上片开头二句写词人早起赏春,接着写花月争艳,最后写雪飞花落,感叹时光易逝。“心期隔年相见”一句,点明惜春的原因。下片开头二句写词人对春天的无限留恋,然后写离别之情,最后写自己因离愁而无法入睡。全词情景交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