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树荆花剩四枝,宦游常恨会难期。
讵知昔岁分飞日,便是今生永诀时。
泡影隙光真梦幻,生离死别更凄其。
干戈满地家何在,化鹤还山定益悲。

【注释】

得又:诗人的号。仲弟,指其弟王得又。上海殉难:指1932年5月,“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日军侵略者在上海大肆屠杀中国人民,王得又也不幸被害。诗作是写于1932年5月17日。

五树荆花剩四枝,宦游常恨会难期。

荆花:即荆条花。相传屈原曾植荆条为志,故后人以荆花代称志业或高洁之人格。五树荆花剩四枝,言其志业不遂,只有荆花还存四枝。

宦游:仕途奔波。会难期:指相聚之期难以预料。

讵知昔岁分飞日,便是今生永诀时。

分飞:指夫妻分离。古代男女结婚之后,如果丈夫因公事长期外出,则夫妻分别;如果妻子因丈夫长期外出而思念成疾,则夫妻分离。此句意谓,当年夫妻分飞之日,就是今生永远离别之时。

泡影隙光真梦幻,生离死别更凄其。

泡影:佛教语,喻人生如泡影般虚幻。隙光:佛教语,指日月往来之光隙间所透。此言生死之间,一切无常,犹如梦中幻景,令人悲怆。生离死别:指亲人朋友的生死别离。

干戈满地家何在,化鹤还山定益悲。

干戈:武器。此处泛指战争。家何在:家破人亡。化鹤还山:传说中仙鸟白鹤可以升天,但当白鹤返回山林时,人们就知道它已归去,所以有“归山化鹤”之说。诗人以此比喻自己虽然身居高位,但却失去了家园,只能远遁他乡。

赏析:

这首诗是王士禛悼念他弟弟王得又的。当时王得又在上海殉难,王士禛闻讯悲痛欲绝,作此诗以哭之。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弟弟的怀念之情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五树荆花剩四枝,宦游常恨会难期。”以荆花喻志业,表达对弟弟未竟事业的感伤;“宦游常恨会难期”,则是说与弟弟相聚的机会难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颔联“讵知昔岁分飞日,便是今生永诀时。”“分飞”指的是夫妻或恋人分离,这里暗指兄弟之间的别离。诗人感叹,当年他们兄弟俩分别的日子,竟然就是今生再也见不到面的时刻。这种感叹既有对兄弟情谊的珍惜,也有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颈联“泡影隙光真梦幻,生离死别更凄其。”“泡影”是佛教语,指人生如泡影般虚幻不实。《诗经》中有“泡影灭兮,亦既逝矣”的句子。诗人用此来表达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而“生离死别”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慨。生离死别,是人生中最痛苦的经历,也是最能引发人们情感共鸣的瞬间。

尾联“干戈满地家何在,化鹤还山定益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沦丧、山河破碎的深切忧虑和悲痛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在国家危难之际,诗人却被迫远离家乡,流落他乡,这种境遇无疑是让人感到悲凉和无助的。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兄弟间的别离、世事的无常以及国家的动荡不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友情和家国的深深眷恋和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