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人生如寄,禁几度,暮秋天。看黄菊丹枫,白蘋红蓼,斗媚争妍。江郎祗馀恨赋,对荒原拱木惨无言。判取愁埋死后,那堪恨积生前。
冰轮常缺亦常圆。千古总依然。叹古往今来,勋名竹帛,断梦飞烟。临风那堪惋吊,只湖山面目似当年。空外宾鸿作字,分明写出愁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赏析诗词的基本能力。此题考核内容较多,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诗歌,从题材、主题、作者情感、注释提示等多方面分析。

“怅人生如寄,禁几度,暮秋天”的意思是:人生短促如寄,禁受了多少岁月的秋凉。

“看黄菊丹枫,白蘋红蓼,斗媚争妍”的意思是:看着黄色的菊花、红色的枫树,还有白色的水草、红色的蓼花,它们竞相斗艳,争奇斗巧。

“江郎祗馀恨赋,对荒原拱木惨无言”的意思是:只有像江淹那样的人还写有悲愁的《恨赋》,而面对着荒凉的原野,却不知说什么才好。

“判取愁埋死后,那堪恨积生前”的意思是:难道是把愁怨埋在死后吗?哪能忍受怨恨积累在生前。

“常缺亦常圆。千古总依然”的意思是:月儿总是缺了又圆,千古以来,月亮都是这样。

“叹古往今来,勋名竹帛,断梦飞烟”的意思是:感叹古今英雄豪杰的功业,都载入史册,化为虚无,如同断灭的梦幻一样飘散而去。

“临风那堪惋吊,只湖山面目似当年”的意思是:站在高处面对萧瑟的秋风,怎能不让人感慨伤怀呢?只见眼前的湖光山色依旧,和当年没有什么两样。

【答案】

示例一:

怅人生如寄,禁几度,暮秋天。看黄菊丹枫,白蘋红蓼,斗媚争妍。

译文:

人生短暂如寄居他乡,经历了几度秋风凋零的凄凉。看那些黄色的菊花、红色的枫叶,白色的水草、红色的蓼花,它们互相斗艳,竞相夸美。

赏析:

诗人由眼前的景物想到人的一生,感叹人生之短,岁月无情。

示例二:

对荒原拱木惨无言。判取愁埋死后,那堪恨积生前。

译文:

对着荒凉的原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纵然将愁怨深埋到死后,又怎么能忍受这些仇恨一直积累在生前呢?

赏析:“对荒原拱木”句用典故,典出南朝宋谢灵运《拟魏王京洛桥诗》:“徘徊将淹留,踟蹰顾里闾。路近登封坛,门对漳河渠。”意谓自己身处荒郊野外,面对荒原上孤零零的长桥,不知如何是好。这里借喻自己的孤独处境和内心的痛苦。“判取愁埋身后”,意为即使将心中的愁恨深埋于身后,又怎能忍受这些恨一直积累在心中呢。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苦与无奈。

示例三:

冰轮常缺亦常圆。千古总依然。叹古往今来,勋名竹帛,断梦飞烟。

译文:

明月虽然时有时无,但总是圆的。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月亮总是有着美好的期待。感叹自古以来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功勋业绩和事迹都载入史册,化为虚无,如同断灭的梦幻一样飘散而去。

赏析:《木兰花慢》以咏叹自然为主,抒发的是人世沧桑、身世飘零的伤感之情。开头两句,诗人就感叹人生如寄,不禁联想到自然界中的万物也如过客一般匆匆而过,不禁发出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感。以下五句,诗人以物为比,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内心无尽的悲伤和无奈。

“冰轮”、“断梦”等字眼更是点出了诗人内心的悲怆之情。诗人通过咏叹自然来表达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内心无尽的悲伤和无奈。整首词意境高远,风格清新脱俗,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