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点红衣,轻云隔陇飞。寂寂梧桐院,遥遥杨柳溪。
看罢落霞孤鹜,立残秋水长堤。回首柴门外,蝉声落翠微。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赞浦子
白露点红衣,轻云隔陇飞。寂寂梧桐院,遥遥杨柳溪。看罢落霞孤鹜,立残秋水长堤。回首柴门外,蝉声落翠微。
注释:
赞浦子(749-820),唐代诗人,字子美。本贯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上元二年,登进士第。历官渭北、洛阳尉,右拾遗、华州司仓参军。建言改葬李白,拜翰林学士,迁左拾遗。会昌二年卒,时年五十五。
天宝初与杜甫齐名,称为“李杜”。
《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白露点红衣,轻云隔陇飞。
注释:
白露时节,露珠打湿了衣裳,就像红衣被露水浸湿一样。
轻云飘过,仿佛是云彩在田埂上空飞过。
寂寂梧桐院,遥遥杨柳溪。
注释:
寂静的梧桐树下庭院显得空旷而幽静,杨柳垂条摇曳在远处的溪流边。
看罢落霞孤鹜,立残秋水长堤。
注释:
观赏完美丽的落日余晖中的孤雁,站立在秋天的水边长堤上。
回首柴门外,蝉声落翠微。
注释:
回头看那柴门之外,听着树上知了的鸣叫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作者在诗中描绘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