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纱窗新绿满,芭蕉才发深丛。层层轻放,摇动春风。未有凌云高干,密叶布晴空。根结处、绿天方晓,字走蛇龙。
低傍五株松。看蝙蝠成双,梦稳香浓。红袖立,一似翠扇重重。只恐秋飙夜雨,滴碎五更钟。溱洧地、樵人无赖,奔鹿难逢。
瑞鹧鸪
几日纱窗新绿满,芭蕉才发深丛。层层轻放,摇动春风。未有凌云高干,密叶布晴空。根结处、绿天方晓,字走蛇龙。
低傍五株松。看蝙蝠成双,梦稳香浓。红袖立,一似翠扇重重。只恐秋飙夜雨,滴碎五更钟。溱洧地、樵人无赖,奔鹿难逢。
【注释】
瑞鹧鸪:词牌名。
几日:过了几天。
纱窗:窗上糊有纱纸的窗户。新绿:指刚长出的嫩草或树叶。
芭蕉才发深丛:芭蕉刚刚从根部抽出叶子,长出了深绿色的叶子。
层层:一层层的。
摇动:摇曳。
凌云高干:凌驾于云端的高枝,比喻仕途飞黄腾达。
密叶布晴空:密集的叶子布满了晴朗的天空。
根结处:树根扎下的地方。
绿天方晓:绿色的天空刚刚亮起。
字走蛇龙:像蛇和龙一样弯曲盘旋在地面上。形容地面不平,树木盘绕错杂。
低傍:靠近,靠近。
五株松:松树,这里代指松树一类的植物。
看:瞧见。
蝙蝠成双:蝙蝠结为夫妻。
梦稳香浓:梦里香气浓郁。
红袖:红色袖子,泛指美丽的女子。
翠扇重重:用绿色的扇子叠在一起,比喻女子的美貌。
秋飙:秋风。
五更钟:五更时分的报时铜钟。古代计时法,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一次。
溱洧: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诗经·鄘风》中有“溱与洧,浏其清矣”的诗句。
无赖:顽皮,淘气。
奔鹿:奔跑的野兽。
赏析:
此为咏物词,以咏芭蕉为主。开头两句写芭蕉生长的旺盛情况,“几日纱窗新绿满”,短短几日时间,纱窗上的绿叶就已经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芭蕉才发深丛”,又写出了芭蕉生长得多么茂盛、深厚。“层层轻放,摇动春风”,进一步描绘出芭蕉的生长状态。“未有凌云高干,密叶布晴空”,这是说,虽然芭蕉没有像柳树那样能攀缘直上,但却能在茂密的绿叶中,把整个天空都遮住了。“根结处绿天方晓”,则进一步强调芭蕉扎根深厚,它的绿叶覆盖着整个大地,只有到了清晨,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大地上,才能看到那片碧绿的大地。这几句是说芭蕉长得非常茂盛,它那密密的绿叶遮盖了整个大地,只有到清晨才能看到那片碧绿的土地。“字走蛇龙”,是说芭蕉叶的形状曲折盘旋,像一条条蛇和龙一样。
下面四句是说芭蕉生长的环境。“低傍五株松”,说的是芭蕉生长在五棵松树旁边。这五棵树可能是作者所熟悉的一些古木大树,它们高大威武,枝叶茂盛,给周围的芭蕉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看蝙蝠成双”,则是说这些松树旁有很多蝙蝠,它们结为夫妻,飞来飞去。“梦稳香浓”,是在赞美蝙蝠夫妇的恩爱之情。“只恐秋飙夜雨,滴碎五更钟”,则表达了对自然风雨的担忧之情,因为秋风吹过,雨水落下,可能会打落那些挂在树枝上的芭蕉叶,而当夜幕降临,五更时分的报时声又会惊醒那些正在梦中安睡的蝙蝠夫妇。“只恐秋飙夜雨,滴碎五更钟”,这两句是说,恐怕秋风吹过,雨水落下,会打落那些挂在树枝上的芭蕉叶,而当夜幕降临,五更时分的报时声又会惊醒那些正在梦中安睡的蝙蝠夫妇;而那些被风吹落的芭蕉叶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滴答滴水,发出声音。“滴碎五更钟”,是说那些被风吹落的芭蕉叶会在深夜里滴滴答答地滴落下来,仿佛在不停地敲打着五更时的报时钟。“溱洧地、樵人无赖,奔鹿难逢”,则是描写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这里的“溱洧地”,是指一个水边的地方;而“樵人无赖”则是指那些砍柴的人。他们常常在那里嬉戏打闹,而“奔鹿难逢”则是说那些野鹿也很少能看到,因为它们总是被人们追赶着跑。“奔鹿难逢”这句诗中的“奔鹿”,既可以理解为那些野鹿,也可以理解为那些被人们追赶着跑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