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夷虽陋仍吾土,四冬渐长痴儿女。何苦旧京思,人方废夏时。
通宵喧爆竹,群办椒盘宿。灯下愧苏斋,细书犹卖呆。
【注释】
居夷:居住在边远的山中。陋:简陋,贫穷。虽:即使。吾土:我的故乡。四冬:四季。渐长:渐渐变长。痴儿女:指孩子。何苦:何必。旧京:京城。人方废夏时:人们正在休息,不用做夏天的事情。
通宵:整夜。喧爆竹:放鞭炮。办:准备。椒盘:用花椒做的肉菜盘。宿:过夜。灯下愧苏斋:晚上在灯下感到惭愧,因为没有完成自己的事。苏斋:书房。
细书犹卖呆:写书法时还在想别的,没有专心致志。
【译文】
虽然居住在偏远的山谷里,但是还怀念着家乡的土地;一年四季渐渐变得漫长,孩子也长大了。何必还要思念京城的日子呢?人们正休息,不用做夏天的事情。
整夜放着鞭炮烟花,准备吃椒盘过节;夜晚灯火通明,我在灯下感到惭愧,因为没有完成自己的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节日景象和作者心情的词。上片首二句写身处僻远山村,但思乡情深,对故土的依恋之情难以割舍。“虽”,即使之意,表示一种让步的语气。“陋”与“仍”相对,表明作者虽居僻静之地,但仍心系故土。“四冬渐长”一句,点明时节已入寒冬,而自己却如孩童般幼稚无知。后二句直抒情怀,说为什么偏要想念故都京城,因为那里有繁华喧嚣的夏季,而如今却正值清闲的冬天,正好可以安安心心地享受宁静的生活,何必再去思念呢?这两句既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又体现了词人对当前生活境遇的满足感。
过片三句承上启下,由思念故都转入对新春佳节的描述。“通宵”、“喧爆竹”、“群办椒盘”,都是形容春节期间热闹的场景。“灯下愧苏斋”,则写出了词人此时的心情——在喜庆的气氛中,他反而感到有些愧疚和自责,因为在这样美好的时刻,自己却没有好好地利用这个机会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这既反映了词人的自省,也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下片开头二句写春节过后,词人回到自己的小屋,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细书犹卖呆”,则写出了词人在这段时间里的所作所为——他在灯下认真地书写着东西,但却仍然在思考其他的事情,没有完全投入到这个时刻中去。这里的“犹”字,既表明了他在这段时间里的专注程度,也透露出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不满。结尾三句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通过“愧”字表达出词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自责。同时,这也体现了词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这首词通过对春节期间的各种场景进行描绘,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自我提升的渴望。它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