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第南山近,为园下杜偏。
小儿二千石,中妇十三弦。
缓夜弹银甲,宜春贴锦钿。
几回行乐处,战伐自年年。
【注释】南山:指终南山。赐第:皇帝的赐宅。下杜:指杜甫的家乡在杜陵附近(今陕西西安东南)。小儿:指诗人的侄子。二千石:指官位,汉代郡守、王国相的俸禄是二千石。中妇:指妻子或妾。十三弦:弹琴时用十三根弦。银甲:指乐器的弦。宜春贴:指一种用红绿纸剪成各种图案贴在屏风上的饰物。行乐处:指游乐的地方。
【赏析】此诗是诗人于元和七年(812)冬到长安后所作。当时李吉甫任宰相,诗人曾应其召入京,并得到他的帮助,被任为监察御史里行。这首诗就是他在这时写的。全诗通过描写园亭景色以及与友人宴饮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失意后的孤独感。
首联写景。“赐第南山近”是说皇帝赐给自己住宅在终南山旁边。“为园下杜偏”是指自己家在杜陵附近。这两句是说自己住在皇宫附近的住宅里,而自己的家却在远离皇宫的僻壤之中。
颔联写自己的处境及家人情况。“小儿二千石”是指诗人的小儿子担任二千石的官位,也就是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今天的市长或县长一类的人物。“中妇十三弦”指自己妻子或妾等弹唱乐器,即十三弦的古琴。诗人以“小儿”、“中妇”来说明自己家中有权势的人很多,而且地位也很高;又表明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低下。
颈联写自己的处境。“缓夜弹银甲”是指在夜晚弹奏乐器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很悠扬动听。“宜春贴锦钿”是指将装饰品贴在屏风上,色彩鲜艳夺目,非常华贵。这两句诗是说在宴会上弹琴唱歌的时候,声音非常悠扬动听,而且装饰品也很华丽,显示了主人家的豪华气派。
尾联写自己在政治失意后的孤独感。“几回行乐处”是指自己多次到这种游乐的地方去玩乐;“战伐自年年”是指每年的战争和讨伐都在不停地进行。这两句诗是说在政治失意之后,自己经常到这种游乐的地方去玩乐,而且战争和讨伐的事情也一直在不断发生。
此诗通过描写园亭景色以及与友人宴饮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失意后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