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了青才到,相看破客颜。
孤城郯子国,斜日马陵山。
柿叶遮残堠,荞花拥断关。
千秋征战地,旷望一追攀。

【译文】

未到青州才到达,彼此相看已破颜。

孤城郯子国中,斜阳照射马陵山。

柿叶遮盖了残存的烽火台,荞花拥着断续的关口。

这里是征战之地,我遥望着远去的追攀。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春在鲁郡(今山东曲阜)时所作。诗人当时任兖州司马,此诗即是他赴兖州途中途经郯城所作。首联点明地点和时间,写自己行至郯城时的情景:刚到,还未及处理公务,就被告知要去参加青州的考试;而此时与友人相遇,却已经面黄肌瘦,愁容满面了。颔联写郯城之景,郯城为春秋时期郯子所居之地,位于今天的山东省费县境内。郯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所以有“孤城”之称。诗人在此看到日落时分的马陵山,不禁感慨万分。颈联描写郯城周边的景物:残存的烽火台被柿树遮住,断断续续的关口被荞花包围。这两句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又凄凉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尾联抒发感慨:“这里是征战之地,我遥望着远去的追攀。”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倦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期望。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郯城的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