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景惊催。画梁日影,早漾妆台。曈眬金母帐,潋滟玉人杯。宜春帖子簪花格,渐闺中、珠网争开。多少屏摇翠柏,胜飐红梅。
长安车骑朝正,青丝辔,火城影里初回。宫阙暖祥云,嬉游罢,谁怜江左邹枚。休怊怅,喜吴娘、已榨春醅。屈指又、试灯挑菜,城南且拾遗钗。

【注释】

淑景:美好的景色。惊催:惊动催促。画梁(liáng ):绘有彩画的屋梁。日影:日光。漾,摇荡。妆台:妇女梳妆用的镜台。曈(tóng)眬(lóng)金母:指太阳。金母,太阳。潋滟(liàn yàn):光彩流动貌。玉人:美人。宜春帖子:应时令而作的节令性帖子。簪花格:即“簪花髻”,古代女子的一种装束。渐闺中:渐近闺门。珠网:珠宝制成的帘帐。争开:竞相打开。多少屏摇翠柏,胜飐(zhǎn)红梅:多少屏风摇曳着苍翠的柏树,胜过那盛开的红花梅树。长安车骑朝正,青丝辔:指皇帝的车驾,青丝辔是皇帝车驾上的装饰。火城:大火,喻皇帝。影里:指火城的光辉映照。宫阙暖祥云:皇宫里的御苑温暖如祥云。嬉游罢:游玩完毕。谁怜江左邹枚:谁可怜江左的邹阳、枚乘?邹阳、枚乘都是西汉辞赋家,因遭谗被免官后在江左一带隐居。喜吴娘:喜欢吴地的女子。已榨春醅:已经酿造了春米的酒醪。屈指又试灯挑菜:屈指数着日子又要到元宵节了。试灯:点灯。挑菜:采蔬菜。城南且拾遗钗:在城南捡回失落的玉钗。

【赏析】

《八节长欢·乙巳元日》:此为作者在建安元年(1070年)元日所作。“元日”,即新年元旦,也即岁首。“甲子”即农历正月初一,古人称“朔旦”。诗题中的“八节”,指春节,“节”在这里是节日的意思。这首诗以“元日”为题,写的是诗人在新年元旦这一天所见到的景象,以及他的心情。

开头四句是说,新年伊始,美好的景色使人惊喜,画梁上阳光的影子,一天天晃动,仿佛给化妆台增添了光彩。接着写宫女们用金线绣成的帘帐,把玉制的酒杯装饰得光彩夺目。这里,诗人描绘了一幅热闹而欢快的节日景象,渲染了一种喜庆的气氛。“宜春帖子”两句,写宫女们把宜春帖子贴于花格之上,然后竞相打开。这几句写景很细腻。“宜春帖子”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节令性帖子,由内廷宫女剪裁成花样后贴上。“渐闺中”二句,写宫女们的活动。她们渐渐走近闺门,把精美的珠宝帘帐打开,争着观赏。这两句写得非常生动。“多少屏摇翠柏”二句,写宫女们把屏风摇动,翠柏绿荫下比红色的梅花更艳丽,使诗人不禁想起屈原《离骚》中“余不忍为此态”一句来。这一句写得含蓄而有情趣。最后六句写皇帝的车驾刚刚离开,宫女们都散去,只有皇帝的车驾在火城的光辉映照下才刚回到宫中。皇帝车驾上的装饰物——青丝辔,在火光中闪闪发光,显得特别耀眼。皇宫里的御苑温暖如祥云,宫女们玩得很高兴,谁可怜江左的邹阳、枚乘呢?“谁怜江左邹枚”这句诗很有意味,既表现了诗人对邹阳、枚乘的同情,又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仕宦生涯的厌倦和不满。最后两句写诗人看到宫女们采摘春米的酒醪,又想到元宵节快到了,就向宫女们索要一盏灯火,以便回家去拾回失落的玉钗。这里的“又”字用得很好,既写出了时间过得很快,又表明了诗人心情愉快,因为能再见到久别的故土,能再见到心爱的妻子。

全诗描写了节日里宫廷中热闹的场面,抒发了诗人在节日里思乡怀人的情怀。语言清新流畅,形象鲜明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