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柳腰眠,圣檀额注,犊车催下屏风。胜常道罢,腮边春晕微红。呼燕燕,唤虫虫。桂堂西、小著轻容。问伊姓氏,父名郑季,母号樊通。
莺声夜半玲珑。多少帐前细咳,尔汝欢侬。今宵夜冷,劝郎文籍休攻。兰釭细,鸭炉浓。卸花簪、早傍薰笼。羡他大妇,偏怜敬礼,代掩珠栊。
【注释】
丁子:指新娘。催妆:《古诗十九首》有《为焦仲卿妻作》。
人柳腰眠:女子像人一样的柳条那样柔美,腰身像柳枝一样柔软的睡态。
圣檀:香木名,这里泛指象牙或象牙制品。额注:用黑墨在额头上写字。
犊车:小马驾车的车。屏风:古代家具,用以隔断。
胜常道罢:胜过平常的道别。
樊通:郑国女名。
莺声夜半玲珑:指夜间莺鸟的啼叫声清脆悦耳。
尔汝欢侬:你们亲昵地互相逗乐。尔汝:你我,代指夫妻。
文籍:指读书。
兰釭细:灯花细小,指灯火辉煌。
鸭炉:用鸭子羽毛做成的暖炉。
薰笼:薰草制成的笼子,用来熏衣物。
大妇:大人家的妻子。
【赏析】
此词写闺中女子对新婚丈夫的热情款待,表现了古代女子温柔敦厚、贤德淑慧的一面。
上片“夜合花为丁子硁催妆”三句,写新人出场时的情景。“夜合花”,即茉莉花,是当时流行的花卉之一。“丁子”,当指新娘的名字。“催妆”,古时婚礼中新郎迎娶新妇前,新娘家人设宴招待新郎及送亲人员的一种习俗。
“人柳腰眠”二句,写新娘的美丽姿容。“人柳腰眠”,形容女子身材窈窕如柳树一样。“圣檀额注”,指新娘额上所画的吉祥图案,多以黑墨书写,故称。“犊车催下屏风”,描绘新娘被新郎家人接走的情景。“胜常道罢”,意为比往常别离时还要依依不舍,因为新娘即将嫁给一个有学问的人。
下片“呼燕燕,唤虫虫”两句,写新人被送入洞房的情景。“呼燕燕,唤虫虫”,是说新娘被送到新房后,屋里传出了欢快的笑声。“桂堂西、小著轻容”,写新娘被送到新房后,新郎家的小妾们为她披上轻纱,迎接她进入内室。“问伊姓氏,父名郑季,母号樊通”,写新娘向家中人询问自己的来历以及父亲和母亲的名字。“樊通”,即郑氏,是新娘的母亲。“莺声夜半玲珑”,写新娘在洞房中听到窗外莺鸟鸣叫的声音,十分悦耳动听。“多少帐前细咳”,描写新娘被送入洞房后,与新郎相互逗乐的情景。“尔汝欢侬”,指他们相互戏谑打趣,亲密无间。最后两句写新娘劝慰新郎不要沉迷于读书,而应早点休息。“今宵夜冷,劝郎文籍休攻”,意为今夜天气寒冷,劝新郎放下书卷,早些休息。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新娘对爱情的珍视,又体现了古代女子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