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喷其下,清冽甘如饴。前面栽修竹,后面植芳篱。
十步一屋,五步一茅篱。禽鸟鸣春夏,花果色参差。
种种好光景,顾盼解人颐。嗣后太平日,文武多恬熙。
黠吏若狨鬼,健役如虎𤠞。道逢剽劫贼,摇手谢不知。
肩舆下蔀屋,凛凛生威仪。从行六七人,沿路索朱提。
更诱愚顽辈,鹬蚌互相持。就中亨渔利,生死两瑕疵。
死者卧沙砾,生者受鞭棰。黔娄杀黎首,倚顿遭羁縻。
一纸县官帖,十户中人资。因之升平民,渐渐相凌欺。
或以众暴寡,弱肉强食之;或以贫虐富,攘夺耕田牺。
以此积习久,气类判蚩蚩。一人搆其衅,千百持械随。
甥舅为仇敌,乡里相烂糜。村庄纵燎火,田园罢耘耔。
所争非城野,杀人以为嬉。遗祸及泉石,阿护身不支。
健儿持刀来,佥谓龙在斯。长绳曳之走,斫碎如蛤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游龙目井感赋百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译文:

  1. 泠泠喷其下,清冽甘如饴。前面栽修竹,后面植芳篱。
  • 诗句描绘了井水的清澈与甜美,并提到井旁有竹子和篱笆。
  1. 十步一屋,五步一茅篱。禽鸟鸣春夏,花果色参差。
  • 描述了周围的环境,有房屋、茅草篱笆,以及春季的鸟鸣和夏季的花果。
  1. 种种好光景,顾盼解人颐。嗣后太平日,文武多恬熙。
  • 这里提到了美好的景色,让人心情愉快。同时,表达了对和平时期的期待,希望人们能够享受平静的生活。
  1. 黠吏若狨鬼,健役如虎𤠞。道逢剽劫贼,摇手谢不知。
  • 描述了官吏的狡猾和百姓的辛苦。遇到抢劫的盗贼时,百姓摇头表示不知道如何处理。
  1. 肩舆下蔀屋,凛凛生威仪。从行六七人,沿路索朱提。
  • 描述了官员乘坐轿子经过简陋的房屋,展现出威严的样子。同时,提到了官员沿途索求财物的行为。
  1. 更诱愚顽辈,鹬蚌互相持。就中亨渔利,生死两瑕疵。
  • 揭示了官员利用愚笨的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像是鹬蚌相持,双方都受到伤害。
  1. 死者卧沙砾,生者受鞭棰。黔娄杀黎首,倚顿遭羁縻。
  • 讲述了死亡和生存的人们的不同遭遇。黔娄杀了一个黎族首领,结果自己也受到了囚禁。
  1. 一纸县官帖,十户中人资。因之升平民,渐渐相凌欺。
  • 描述了通过一张县官的帖子,平民得以成为普通人,但他们之间的相互欺凌却日益严重。
  1. 或以众暴寡,弱肉强食之;或以贫虐富,攘夺耕田牺。
  • 揭示了社会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有人以人多欺负人少,也有人因为贫穷虐待富有的人。
  1. 以此积习久,气类判蚩蚩。一人搆其衅,千百持械随。
  • 指出这些不公的现象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导致了社会风气的恶化。一个人制造事端,就会有成百上千的人跟随他。
  1. 甥舅为仇敌,乡里相烂糜。村庄纵燎火,田园罢耘耔。
  • 这是对社会关系的讽刺,亲戚之间变成了仇敌,邻里关系也变得混乱。村庄里放火烧草,农田不再耕种。
  1. 所争非城野,杀人以为嬉。遗祸及泉石,阿护身不支。
  • 强调了争斗的范围不是城市的郊外,甚至有人将杀人视为游戏。这些行为给后代带来了灾难,但有些人却无法承受这种后果。
  1. 健儿持刀来,佥谓龙在斯。长绳曳之走,斫碎如蛤蜊。
  • 描述了一些人拿着刀来对付这些坏人,他们被长绳拖拽着逃跑,最后被砍成碎片。这是对他们的惩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描述,展现了唐朝时期的社会问题。其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泠泠喷其下”、”十步一屋”等,形象地描绘了井水的清澈和周围的环境。同时,作者还通过对比的方式,如”嗣后太平日”、”嗣后太平日”、”嗣后太平日”等,强调了和平时期的重要性。此外,诗中还涉及到了一些社会问题,如官员的贪腐、百姓的艰辛等,这些问题都是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