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遍西山红叶来,江南霜气静楼台。
闲驱疲马寻钟起,晴拂群鹰倚槛才。
堞影参差浮积水,车音迤逦荡长雷。
寒围高竹茶瓯洁,残客犹邀万壑陪。

《自京师至携登扫叶楼》

注释:

林诒书:指林逋的后代,林逋是宋代著名诗人,以其隐逸的生活方式著称。

京师:指京城,这里代指杭州。

携:携带。

登:登上。

看遍西山红叶来:意思是看尽了西山红叶。

江南霜气静楼台:形容江南地区天气清冷,景色宁静。

闲驱疲马寻钟起,晴拂群鹰倚槛才:在晴朗的日子里,骑马去寻找打钟的地方,然后靠在栏杆上休息。

堞影参差浮积水:城墙的影子参差不齐地倒映在水面上。

车音迤逦荡长雷:车轮滚动的声音绵延不绝,像雷声一般。

寒围高竹茶瓯洁,残客犹邀万壑陪:被寒冷包围的高竹和清澈透明的茶盏,让游人感到心旷神怡。

赏析:

这首诗是林诒书从京城到杭州之后,带着他心爱的扫叶楼登上高处欣赏美景之作。全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看遍西山红叶来”,直接点题,表明作者此行的目的是欣赏秋天的红叶。次句“江南霜气静楼台”,则进一步描绘了江南地区秋天的特色——霜气清冷,环境宁静。这两联紧密相连,一前一后,形成了一种空间上的推进感。

第三联“闲驱疲马寻钟起,晴拂群鹰倚栏才”,则是具体描述了作者在登楼过程中的情景。在这里,“闲驱疲马”与“晴拂群鹰”分别描绘了两种不同的动态,前者是静态的休息,后者是动态的飞翔,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倚栏才”则表明了作者在此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但却已经感受到了自然的美。

接下来的四联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第四联“堞影参差浮积水”,以“浮积水”作为意象,描绘了城墙的影子在水中摇曳生姿的景象。第五联“车音迤逦荡长雷”,则以“长雷”为喻,描绘了车声连绵不绝、震耳欲聋的情景。第六联“寒围高竹茶瓯洁”,则通过“寒围高竹”和“茶瓯洁”两个意象,展现了秋天的清新和宁静。最后一句“残客犹邀万壑陪”,则是以“万壑陪”为喻,表达了自己虽然已经游览了许多地方,但仍意犹未尽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表现了秋天的自然之美和游人的心境。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