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境斜趋细雨中,山形墓道峙穹隆。
碑前郭带鱼龙水,木末钟飘鹰隼风。
乱竖披猖仍累岁,吟朋散落益思公。
孤弹衰涕寒云里,魈魅如窥万竹丛。
【注释】
灵境:指瞿文慎公墓地,在今浙江绍兴。斜趋:斜向行进。郭带鱼龙水:郭外江中,有鱼龙形的石雕。木末:树梢上。钟飘鹰隼风:钟声随风飘荡,仿佛鹰隼飞翔。披猖:纵横散乱的样子。累岁:多年。吟朋:诗友。益思公:更加思念瞿文慎公。孤弹:独弹琵琶,这里指弹琵琶的人。衰涕:老泪。寒云里:云雾之中。魈魅:山鬼。万竹丛:竹林。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居越时,是一首吊古诗。前四句写墓地景物,后四句写诗人感慨和怀念。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清幽。
首联写墓地的景色。“灵境”二字,点出墓地所在,又点题“谒墓”。雨中,说明天气阴沉;“斜趋”二字,写出诗人的神态。“山形墓道峙穹隆”,既写出墓道的高峻,又表现出墓道的形状;“碑前郭带鱼龙水,木末钟飘鹰隼风”,写墓碑周围,江中有鱼龙石雕,岸边树木上有钟声传来,风吹过水面,发出鹰隼的声音,这都表现了墓园的幽静。
颔联写景中含情。“碑前”三字,总领下句;“郭带鱼龙水,木末钟飘鹰隼风。”这两句,不仅写景,而且含情,使景物具有人的感情色彩。“郭带”,即城外有护城河环绕;“碑前”指坟前。“鱼龙”,指石刻上的鱼、龙等图案;“鸥鹭”,指水中的游鱼或飞翔的大雁等。“郭”、“碑”二字,总括全篇;“带”字,表明这些景物与墓地有关。“木末”二字,指出坟头的树木;“钟”,指寺庙里的钟声;“飘”,形容钟声随风传得很远;“鹰隼”二字,既点出墓旁树木,又暗示墓主人瞿文慎的威猛形象。“鹰隼风”,是说风中似有鹰隼飞翔的声音。
颈联紧承前二句,进一步写景抒情。“乱竖披猖仍累岁”,意思是说墓地上杂草丛生,荆棘纵横,多年来一直这样,而诗人却视而不见。“吟朋”,指诗友;“散落”,指离散。这里指瞿文慎死后,人们思念不已,因而诗友纷纷离去。“益思公”,是说更加思念瞿文慎公。这四句写诗人对瞿文慎公的无限思念之情。
尾联写诗人的感慨和怀念:“孤弹衰涕寒云里,魈魅如窥万竹丛。”“孤弹”,指自己一人弹奏琵琶;“衰涕”,指老泪。这里用典,《庄子·秋水篇》:“宋元君夜半而梦有人于被底与之言……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皆曰:‘君之太寝也,以被琴!’”这是说宋元君梦见一位贤人正在他床底下弹琴,他的音乐余音缭绕,三日不绝;“魈魅”,指山林中的妖怪,这里借指瞿文慎的幽灵。“如窥万竹丛”,是说瞿文慎的幽灵似乎在竹子丛中窥视着什么,暗寓诗人对瞿文慎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写得含蓄蕴藉,意境清幽,情景交融,富有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