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条岂耐雪霜侵,忍见飘零万缕金。
攀折行人朝复暮,蹉跎芳序昨成今。
江潭何限悲摇落,海水分明阅浅深。
回望扶桑丽朝旭,菀枯难与问天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原诗为:“柔条岂耐雪霜侵,忍见飘零万缕金。攀折行人朝复暮,蹉跎芳序昨成今。江潭何限悲摇落,海水分明阅浅深。回望扶桑丽朝旭,菀枯难与问天心。”

注释:

  • 柔条(柔嫩的枝条):这里指柳树的枝条。
  • 岂耐(怎么能承受):表示不能忍受。
  • 雪霜(冰雪):这里指寒冷的天气。
  • 忍见(不忍心看见):不忍心看到。
  • 飘零(散落零落):形容柳条被风吹得四处飘散。
  • 回望(回头看):比喻对过去的怀念。
  • 扶桑(太阳):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树,这里代指太阳。
  • 菀枯(枯萎):形容植物生长茂盛而最终枯萎。
  • 天心(上天):这里指大自然或宇宙。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变迁的感悟。诗人以柳树为例,描绘了其在严寒中的坚韧和在春风中的摇曳多姿。同时,诗人也感叹自然界的无常,无论是草木还是人,都无法抵抗岁月的流逝和自然的规律。最后,诗人以太阳为引,表达了对生命轮回和宇宙万物的感慨。整首诗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